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二》
《西江月·其二》全文
宋 / 张抡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光辉上下两相通。

千古谁窥妙用。若悟珠生蚌腹,方知非异非同。

阴阳相感有无中。恍惚已萌真种。

(0)
注释
琼花:比喻洁白美丽的雪花,如美玉般纯洁。
宝鉴:比喻明亮如镜的月亮,珍贵而清澈。
妙用:指自然界的奥秘或人生的哲理。
珠生蚌腹:比喻事物的生成过程,如珍珠在蚌壳中形成。
非异非同:强调事物的普遍性,没有特别之处。
阴阳相感: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相互影响。
恍惚:形容模糊不清或难以捉摸。
真种:指真理或真实的东西。
翻译
雪花如同琼花般铺满大地,月亮犹如珍贵的镜子高悬天空。它的光芒上下相连,无所不在。
自古以来,谁能洞察这奇妙的作用?如果能理解珍珠孕育在蚌壳中,才会明白这并无特殊,也无不同。
阴阳相互感应,在虚无之间产生变化。模糊之中已经显现了真理的种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夜月明的静谧画面,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之谜的独到感悟。

"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光辉上下两相通。" 这几句以雪和月作为比喻,将它们描绘得如同珍贵的琼花和宝石一般,散发着神秘而又庄严的光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美学享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在这个静谧而纯净的夜晚,天地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了隔阂,一切都处于一种和谐统一之中。

"千古谁窥妙用。若悟珠生蚌腹,方知非异非同。阴阳相感有无中。恍惚已萌真种。" 这几句则是诗人对生命哲学的一种探讨。就如同蚌壳中孕育着珍珠一样,生命的奥秘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不为人知。而这种生命的生成和自然界阴阳变化的相互感应,正是在无形之中悄然发生,充满了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雪月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然的高远境界。诗人以其独特的感知和审美,将平凡之物转化为不朽之境,彰显了中国古典诗词中追求精神与物质和谐统一的哲学意涵。

作者介绍

张抡
朝代:宋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蔡绮山世兄

落落云霞意自亲,年来萍聚虎疁滨。

才非异等生无偶,学是同源托有邻。

许借奇书思古谊,着残游履送晴春。

何当剪烛西窗夜,共把衷情仔细伸。

(0)

祝司马春塘表兄六十生日四首·其三

史笔凌云仰汉臣,温公才德更超伦。

世传洛社耆英会,代有梁园赋雪人。

兰玉生阶都蕴籍,诗书娱老乐天真。

惠连时入西堂梦,好比当年大小秦。

(0)

阴雨

昨见浮云送夕阳,何来风雨忽癫狂。

农夫愁害平畴麦,蚕女齐采陌上桑。

钱叠参差浮曲沼,珠抛错落点轻航。

小斋也喜琴书润,更省浇花几度忙。

(0)

访倪高士云林草堂清閟阁故址

林下云何在,堂前草自丰。

相传清閟阁,惟有碧梧桐。

名迹留千古,邱墟付一空。

骚人如访旧,徒此仰高风。

(0)

六十自寿二首·其二

兀对遗编又一年,回看身世两茫然。

浮云变幻寒窗外,明月凄凉孤枕边。

身为愁多头早白,心缘血少夜无眠。

半生块垒难消遣,且上春江载酒船。

(0)

一剪梅

一种幽情月下看。花也团圞,影也团圞。

骚人爱取落英餐,味也清寒,骨也清寒。

满座云霞五色攒,渠也盘桓,侬也盘桓。

三秋挨过渐摧残,诗也阑珊,酒业阑珊。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