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南塘赵尚书二首·其二》
《挽南塘赵尚书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从水心死,麈柄独归公。

于易疑程氏,惟诗取晦翁。

二箴家有本,孤论世无同。

不复重商榷,骑鲸浩渺中。

(0)
注释
水心:南宋学者叶适的号,这里指代叶适的学术遗产。
麈柄:古代辩论时使用的麈尾,这里代指叶适的著作。
程氏:程颐、程颢,宋代理学家。
晦翁:朱熹,宋代大儒,因其诗文深奥而得名。
二箴:两部训诫或规劝性质的著作。
孤论:独立的见解,与众不同的观点。
商榷:讨论,商议。
骑鲸:比喻深入学问的探索。
翻译
自从水心先生去世后,他的著作只剩麈柄归于公家。
在《易经》的研究上,他怀疑程朱理学,只在诗歌中寻求晦涩深沉的思想。
他家中藏有两部重要的训诫,独立的见解世间少有共鸣。
不再与人深入讨论,他在浩渺的学海中独自骑鲸探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和文学追求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古籍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独特看法的坚持。

首句“自从水心死,麈柄独归公”中,“水心”的含义不明确,但结合下文,可以理解为某种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消逝,“麈柄”则是古代书籍的装饰,用以比喻诗人所持之学问。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事物后,只剩下自己独自持守着某种知识或信念。

接下来“于易疑程氏,惟诗取晦翁”中,“于易”可能指的是《易经》,而“程氏”则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的学说。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研究学问时,对程氏学说的怀疑态度,而在文学创作上,却偏好晦涩难懂的老子(“晦翁”),显示了诗人对于深奥哲理的追求和对传统学术的批判精神。

再下“二箴家有本,孤论世无同”中,“二箴”可能指的是某种古籍,而“孤论”则表达了诗人在学术上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这里强调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最后两句“不复重商榷,骑鲸浩渺中”,通过“不复重商榷”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或学术争论的放下,而“骑鲸浩渺中”则是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故事,比喻诗人在文学创作上如同乘龙跨海,遨游于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学术追求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信念的高洁情操,以及对于文学艺术深邃哲理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和黄少誉绿萼梅

绿毛么凤仰衔花,不在山椒即水涯。

昔日鬓边能似此,春愁磨尽总成华。

(0)

代虞枢密宴晁制置口号二首·其二

陈雷胶漆自平生,申甫藩宣共此行。

夷则黄钟相律吕,南箕北斗对高明。

蛟螭鳞甲摇千纛,虎豹牙须立万兵。

千载难逢今日会,一杯且为故人倾。

(0)

李南卿西归求语以赠行山谷偈云八万四千关捩子与君一个锁匙开仆亦有一个锁匙谨以奉赠

之子何方去,荆江上渚宫。

颇知君笔力,能嗣我宗风。

境熟拈来是,心圆触处通。

赠之一转语,收了万年功。

(0)

题东林姚贵高书屋

岛屿深沉碧,溪花淡薄红。

连山收宿雨,当户进凉风。

暮霭孤村外,斜阳一笛中。

西山起明月,未放酒杯空。

(0)

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其一

特起西南纪,孤飞五十年。

名登千佛顶,位亚六阶躔。

文社尊韩伯,经门事董先。

山川有冥会,公在孝廉阡。

(0)

书日新烟江秋晚图后

莫年何处是菟裘,逆帽黄尘子更愁。

开卷只今先有谶,晚烟寒苇两沙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