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何方去,荆江上渚宫。
颇知君笔力,能嗣我宗风。
境熟拈来是,心圆触处通。
赠之一转语,收了万年功。
之子何方去,荆江上渚宫。
颇知君笔力,能嗣我宗风。
境熟拈来是,心圆触处通。
赠之一转语,收了万年功。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名为《李南卿西归求语以赠行山谷偈云八万四千关捩子与君一个锁匙开仆亦有一个锁匙谨以奉赠》。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李南卿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首句“之子何方去,荆江上渚宫”,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同时暗示了友人将前往荆江上游的渚宫之地。接着,“颇知君笔力,能嗣我宗风”两句,高度赞扬了李南卿的文采和才华,认为他能够继承并发扬自己的文学风格和精神传统。
“境熟拈来是,心圆触处通”则进一步描绘了李南卿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敏锐洞察力,无论身处何种情境,都能信手拈来,触类旁通,展现出其卓越的艺术才能。
最后,“赠之一转语,收了万年功”表达了诗人愿意通过简短的话语给予李南卿宝贵的指导和启发,相信这些言辞将会为李南卿的文学之路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智慧的作品。
衰客惭墨绶,素舸逐秋风。
云雨恩难报,江湖意已终。
县当仙洞口,路出故园东。
唯有新离恨,长留梦寐中。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
谢礼诚难荅,裁诗岂易酬。
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
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野外烟初合,楼前花正飞。
娇莺弄新响,斜日散馀晖。
谁忍孤游客,言念独依依。
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
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
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
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
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
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