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江边路。截中流、危矶孤耸,大江门户。
多少英雄成败事,分付江潮记取。
曾听惯、连江鼙鼓。
千载战功垂赫赫,常开平、远轶韩擒虎。
吞建业,压牛渚。十年群盗纷如鼠。
诸葛君、是真名士,手挥白羽。
斥堠至今烽火息,依旧青山绿树。
供过客、登临怀古。
埋骨诗人同不朽,恰长江、坟傍青莲墓。
寻往迹,几倾慕。
采石江边路。截中流、危矶孤耸,大江门户。
多少英雄成败事,分付江潮记取。
曾听惯、连江鼙鼓。
千载战功垂赫赫,常开平、远轶韩擒虎。
吞建业,压牛渚。十年群盗纷如鼠。
诸葛君、是真名士,手挥白羽。
斥堠至今烽火息,依旧青山绿树。
供过客、登临怀古。
埋骨诗人同不朽,恰长江、坟傍青莲墓。
寻往迹,几倾慕。
这首词以采石矶为背景,描绘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沉淀。"危矶孤耸,大江门户"形象地刻画了采石矶的险峻和江流的壮阔,象征着历史上的军事要塞。词人提及"多少英雄成败事,分付江潮记取",暗示了采石矶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兴衰荣辱,江潮仿佛铭记着这些事迹。
"曾听惯、连江鼙鼓"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过往,而"千载战功垂赫赫,常开平、远轶韩擒虎"则赞美了像常开平这样的将领,他们的功绩超越了韩擒虎。接下来,词人将视角转向诸葛亮,称他为"真名士",并赞扬他的智谋与功绩。
"十年群盗纷如鼠"暗指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而诸葛亮的平定局面让"烽火息",青山绿树依旧,供后人凭吊怀古。诗人与诸葛亮一样,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埋骨诗人同不朽",他们的英名如同长江边的青莲墓,引人追思和敬仰。
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既有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有对自身及后世文人的期许,展现了词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