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橿亭韵寄张安履》
《次橿亭韵寄张安履》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天运自密移,至道无迁改。

小夫每自私,乘物以智宰。

往来挠世纷,茫如㲹瀛海。

焉知鹑居德,众万纳渊汇。

宁忧聋五声,而目盲五采。

君如悬栋材,起负高甍㟴。

我如小莛柔,叩钟媮欲怠。

二者同物役,黾勉赴褒采。

昨日东风休,夏绿谢春蕾。

岂不感啼鹃,乡思寄江茝。

兹意恐亦非,韦布骄锦綵。

不若两俱忘,养空复何待。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篇“天运自密移,至道无迁改”揭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更改性,强调了顺应自然之道的重要性。接着“小夫每自私,乘物以智宰”则批判了那些只顾个人私利、试图操控万物的人,暗示了这种行为的局限性和荒谬性。

“往来挠世纷,茫如㲲瀛海”描绘了世事的复杂和变幻莫测,比喻人生如同大海中的航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焉知鹑居德,众万纳渊汇”通过对比鹑鸟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复杂,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宁忧聋五声,而目盲五采”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在世界的淡然态度,即使外界喧嚣纷扰,内心也能保持平静。接下来“君如悬栋材,起负高甍㟴。我如小莛柔,叩钟媮欲怠”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微小的草木,表达了在宏大的世界面前的渺小感,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追求理想时的坚韧与努力。

“二者同物役,黾勉赴褒采”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共同追求,强调了合作与努力的价值。最后“昨日东风休,夏绿谢春蕾”以季节更替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时光。

“岂不感啼鹃,乡思寄江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异乡,心中的故乡之思依然强烈。然而,“兹意恐亦非,韦布骄锦綵”则反思了这种情感的虚幻性,提醒人们不应过于沉溺于情感之中,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若两俱忘,养空复何待”最终给出了一个超脱的建议,即放下情感的束缚,保持心灵的空明,这样才能真正地面对生活,不受外物所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女冠子.春日

相思独自。不及双双燕子。镇相怜。

花影勤催日,炉香懒续烟。

梦中空有泪,镜里更无言。任他飞燕子,不开帘。

(0)

摸鱼儿.送春

怪当初、春来何意,今送春归何处。

游丝绕地漫天絮,顷刻莺花无主。留不住。

那复管、黄鹂啼断斜阳树。算谁相顾。

只纨扇儿郎,红衫小女,饯却东郊路。

从今后,总任梅黄杏紫,别换一番风雨。

牡丹亭畔梨花院,也自锦围玉聚。空延伫。

长冷落、王孙宝骑笙歌墅。此情休诉。

羡蝴蝶颠狂,花间栩栩,不问伊来去。

(0)

玉蝴蝶.当年

记得当年此夜,读书初倦,小阁知秋。

随意画栏小饮,月挂新钩。

喜新词、绣香题集,耽佳话、箫凤名楼。

最风流,小鬟低报,暖熨香裯。绸缪。

离披斜倚,玉山无力,欲去还愁。

戏问檀郎,醉乡何处觅温柔。

暗香迷、花间蝴蝶,清露滴、梦里蜉蝣。

尽迟留,三更梧雨,一枕飕飗。

(0)

贺圣朝

淅淅寒风吹水面。谁料玉龙方战。

多少败鳞残甲,天上收藏不尽。飘落双堤无限。

渔人指裂收纶转。向堤畔维舟,须发明如练。

羡神仙经现。鹤氅前来,舍棹相见。

(0)

贺新郎

红袖珍珠络。抱檀槽、归舟江树,碧天寥廓。

新曲翻从玉连琐,越显风流绰约。

小池上、蕤宾轻跃。

耳畔霓裳声断续,恐江州司马青衫薄。

那禁得,泪珠落。凤凰飞上鹍鸡索。

笑兴奴、空能拢捻,曹纲运拨。

圆腹龙香四弦里,铁骑刀枪间作。

看春笋、纤纤如削。

又风揭罗裙乍起,倚歌促酒依红幕。

似远嫁,归沙漠。

(0)

粉蝶儿

琥珀生光,人人都道琼液。是杜康、旧留米汁。

但三杯、欢情浃,驱愁无迹。把醉乡、一路蚕丛独辟。

坐醉行歌,止容陶潜王绩。杖头钱、痴人省得。

喜糟丘,千载后,风流咫尺。逢曲车、愿新封酒泉国。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