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翩翩气自豪,梅花双使念绨袍。
何来乐府传鱼素,并向词林识凤毛。
家出南阳连郏鄏,名标北斗起风骚。
抠衣一望三千里,嵩少崚嶒月色高。
公子翩翩气自豪,梅花双使念绨袍。
何来乐府传鱼素,并向词林识凤毛。
家出南阳连郏鄏,名标北斗起风骚。
抠衣一望三千里,嵩少崚嶒月色高。
此诗《酬朱子厚方永叔二公子见寄》由明代诗人李英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公子的风采与气度,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公子翩翩气自豪”,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的英姿飒爽和自信从容。接着,“梅花双使念绨袍”一句,以梅花象征高洁与纯洁,双使则寓意着使者,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深切怀念。
“何来乐府传鱼素,并向词林识凤毛。”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乐府传鱼素指的是古代传递书信的方式,而“识凤毛”则是比喻在文学界中相识了才华出众之人。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暗示了两人在文学上的交流与共鸣。
“家出南阳连郏鄏,名标北斗起风骚。”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出身与名声,南阳与郏鄏都是古代文化繁荣之地,而“名标北斗起风骚”则形象地说明了友人在文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如同北斗星一般引领风骚。
最后,“抠衣一望三千里,嵩少崚嶒月色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想象中的动作——“抠衣一望”,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嵩少指嵩山与少室山,崚嶒的山峰与高悬的月色,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文学情怀。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垅。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
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
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
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
谁遣司故来相慰。
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
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天涯寒食,问东风、底事留连行客。
千树芳菲春不管,吹尽枝头红雪。
湖水春波,佳人锦瑟,肠断非离索。
西来一剑,不堪尘满霜锷。
凭仗谁话春愁,一尊浊酒,醉了还重酌。
尽日西归归未得,怨煞山中猿鹤。
六印双旌,两都无分,此去从吾乐。
太行佳处,布衣高卧云壑。
记误)且忆马宾王来事可为云语,因感而赋此,以见其志云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
对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客里京师。
比量旧年心事,笑蹉跎、书剑向来非。
谁着朱衣白兰,春风三拜龙墀。
山妻稚子竟何为。
温饱汝嘻嘻。
怅故国丘山,苍烟乔木,卿月空辉。
葵心要须倾日,道等闲、休遣镜鸾知。
自信苍颜如铁,不堪双鬓如丝。
一柱华峰,绿翠似、芙蓉金削。
孤负却、画船春水,一尊同酌。
寒食清明都几日,征鞍遽作西归客。
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
春草碧,杨花白。
妆点就,行轩色。
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
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
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