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难为红,贫女难为容。
萧条镜中影,寂寞林下风。
蛾眉翠黛谁家女,日日东邻教歌舞。
寒花难为红,贫女难为容。
萧条镜中影,寂寞林下风。
蛾眉翠黛谁家女,日日东邻教歌舞。
这首诗《贫女叹》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贫女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寒花难为红,贫女难为容”两句,以自然界的寒花难以展现出鲜艳的红色来比喻贫女在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上的匮乏,暗示了贫女即使想打扮得体面也力不从心的境遇。
接着,“萧条镜中影,寂寞林下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贫女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环境的冷清。镜中映照出的是贫女的萧条身影,而林下的微风则象征着她周围环境的冷漠与疏离,强化了她作为贫女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形象。
最后,“蛾眉翠黛谁家女,日日东邻教歌舞”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贫女与富家女子的不同命运。东邻的女子每日接受歌舞教习,享受着丰富的文化生活,而贫女却只能在孤独中度过时光,无法享受到类似的待遇。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突出了贫女生活的单调与压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平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贫女的内心世界和她们在社会中的处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