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边苏小宅,锦官城里薛涛家。
来时豆蔻初含蕊,别后菖蒲又著花。
西子湖边苏小宅,锦官城里薛涛家。
来时豆蔻初含蕊,别后菖蒲又著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古代女子的居所,通过景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首句“西子湖边苏小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苏小即苏小小,是南朝时期杭州的一位才女,其宅邸位于西湖之畔,风景如画。次句“锦官城里薛涛家”,则将场景转移到了成都,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住所位于繁华的锦官城内,充满了文化气息。
接下来,“来时豆蔻初含蕊”一句,运用了豆蔻这一意象,豆蔻是一种植物,其花蕾含苞待放的状态象征着青春的萌动与美好。这句诗通过“来时”二字,暗示了某位女子(可能是指苏小小或薛涛)初次到访时的情景,那时她如同豆蔻花蕾,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别后菖蒲又著花”,则以菖蒲的再次开花作为背景,菖蒲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的寓意。这句诗通过“别后”二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离别,暗示了女子离开后,时光荏苒,菖蒲依然顽强地绽放,象征着生命与情感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两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以及对时间流转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少时不辩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
老来偏与月相恋,恋月还应恋佳节。
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
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
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
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
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
高歌太白问月句,自诧白发欺青春。
青春白发固不及,豪捲酒波连月吸。
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
乾坤谁草昧,城郭自戎衣。
白发频年病,沧江此日归。
长途经战斗,久雨滞芳菲。
云水浮天起,风帆逆浪飞。
寻盟鸥泛泛,尺素雁依依。
汨没声名在,艰危故旧稀。
及春营野事,诹吉到荆扉。
红杏家家酒,青山处处薇。
节旄寒更落,遁迹气常肥。
不洒前忧泪,惟全杜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