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江南秋已到,江水如天鱼尾掉。
处处团橘欲黄时,家家门前舣归棹。
西山佳气彻青云,潘郎门巷如深春。
陈家有儿新及第,新着恩袍归见亲。
为报行人洗眼看,养儿如此谁不羡。
愿儿不要重科第,事业功名他日见。
七月江南秋已到,江水如天鱼尾掉。
处处团橘欲黄时,家家门前舣归棹。
西山佳气彻青云,潘郎门巷如深春。
陈家有儿新及第,新着恩袍归见亲。
为报行人洗眼看,养儿如此谁不羡。
愿儿不要重科第,事业功名他日见。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季的美景与归乡的温馨氛围。开篇“七月江南秋已到,江水如天鱼尾掉”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南秋季的宁静与美丽,江水仿佛与天空相连,鱼尾轻轻摆动,营造出一幅和谐的画面。接着,“处处团橘欲黄时,家家门前舣归棹”则通过橘子成熟的景象和归家的船只,表现了丰收季节里人们归家的喜悦与期待。
“西山佳气彻青云,潘郎门巷如深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西山的佳气与潘郎家门的春意相比较,突出了归家的温馨与生机。随后,“陈家有儿新及第,新着恩袍归见亲”点明了主题——陈家儿子高中归来,穿着恩赐的官袍,回家见亲人,这一场景充满了荣耀与亲情的温暖。
最后,“为报行人洗眼看,养儿如此谁不羡。愿儿不要重科第,事业功名他日见。”表达了对陈家儿子的赞美与祝福,希望他不仅在科举上取得成就,更希望他在未来的事业与功名上有所建树,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江南秋季的自然之美、归家的温馨之情以及对后辈成长的期待与祝福,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昔游朐山阳,东海看出日。
空中金鸡鸣,红霞黯愁色。
火轮忽飞耀,苍岩炫丹阙。
半顶聆清风,波涛万里阔。
水天霁景明,帆樯植如发。
蓬莱露气深,浩荡潮头没。
穷秋惜日短,万象助凄冽。
归来倏三载,道路隔榛棘。
官场万井灶,化为豺虎窟。
巨鱼吼若雷,齿牙利金铁。
青山虽在眼,难具浮海筏。
药囊今已空,惆怅两鬓雪。
含秋散晨衿,遵涧缭修岭。
林稀山气疏,水落石梁整。
远迹人易亲,寡用昼知永。
既联渤涉兴,亦遂宣舒请。
悬梯掇晚果,瀹茗汲秋井。
翠巘当户深,云窦触村冷。
平生惬幽期,静缘觊天幸。
浮游苟不迷,弥祀同俄倾。
旷览日谢暄,发瞆烛思秉。
畴偕采药人,长此毕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