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遗片瓦,万仞忆崇台。
绣柱星河落,雕栏日月开。
歌声回白苧,舞影拂苍苔。
旧宠罗衣歇,新妆穗帐哀。
当时笑公瑾,不载二乔来。
千秋遗片瓦,万仞忆崇台。
绣柱星河落,雕栏日月开。
歌声回白苧,舞影拂苍苔。
旧宠罗衣歇,新妆穗帐哀。
当时笑公瑾,不载二乔来。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开篇“千秋遗片瓦,万仞忆崇台”以“片瓦”与“崇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建筑的宏大与历史的久远,也暗示了随着时间流逝,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仅剩遗迹。接着,“绣柱星河落,雕栏日月开”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绣柱比作星河,将雕栏比作日月,生动地描绘出铜雀台的奢华与壮观。
“歌声回白苧,舞影拂苍苔”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了一场盛大的歌舞表演,歌声在白苧中回荡,舞影轻拂着青苔,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最后,“旧宠罗衣歇,新妆穗帐哀”两句,通过服饰的变化,暗示了时代的更迭与人物的变迁,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当时笑公瑾,不载二乔来”则借用了三国时期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美人相配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