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门外立双楹,丹染旌书照路明。
此媪何如陶母传,诸郎具是董生行。
春泉跃鲤饶佳味,晓树啼乌有喜声。
孝节从来贫始见,秦台那用筑怀清。
韩家门外立双楹,丹染旌书照路明。
此媪何如陶母传,诸郎具是董生行。
春泉跃鲤饶佳味,晓树啼乌有喜声。
孝节从来贫始见,秦台那用筑怀清。
这首元代张翥的《云州龙门镇韩母刘孝节卷》描绘了一幅孝顺与清贫的感人画面。首句“韩家门外立双楹,丹染旌书照路明”以韩姓人家门前的红色旌旗照亮道路,象征着孝行的显扬。次句“此媪何如陶母传,诸郎具是董生行”将韩母与陶渊明母亲和董永等孝子相比,赞美她的贤良与子女们的品行。
“春泉跃鲤饶佳味,晓树啼乌有喜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家庭和睦、孝道洋溢的氛围。鲤鱼跃出春水,乌鸦在清晨的树上欢快鸣叫,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象征。
尾联“孝节从来贫始见,秦台那用筑怀清”强调了贫穷中孝道的可贵,指出真正的孝并非富贵所赐,而是发自内心的清廉与真情。同时,诗人以“秦台”典故暗示,即使如秦始皇那样的权势者,也无法用财富来衡量或替代孝心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以及她所培养出的孝顺子女,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孝道为先的美德。
赪桐有千尺,红桂当百年。
含蓄万山翠,藏纳一屋间。
画縠十二棂,织以芙蓉烟。
绿琴卧湘几,风惹无涩弦。
谁于萧爽夕,倚鹤延婵娟。
枕簟浮雪光,可抵瑶虚眠。
主人貌臞古,或者罗浮仙。
坐客灵芝丛,留饷梅花泉。
长船欲放千里初,残暑将收六月既。
交烟疏柳剩春痕,过雨遥峦入秋气。
春痕不断沔水绿,秋气直接晴川青。
樽边乱蘋云片片,梦中独雁江冥冥。
客中送别难为情,醉里分襟可怜夕。
莫将漳阜仲宣心,寄到归州屈原宅。
静气宜山兰,晓有露光泫。
天瀣沃枯肠,不资石铫荈。
誓邀云中君,密地致缱绻。
怜此短带垂,手皲苦难撚。
爱人无溢誉,相厉抑何謇。
俯照古井波,在绳愧虚甗。
远云揭层翳,寒绿削秋巘。
如得玉鲫胶,凉我病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