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龙西龙山不深,入山翠壁总萧森。
轻条密叶云为幄,飞液流膏玉有音。
略彴屠苏交绿野,弦歌樵唱共芳林。
梅边僧与丹砂客,廿载同游记昔吟。
东龙西龙山不深,入山翠壁总萧森。
轻条密叶云为幄,飞液流膏玉有音。
略彴屠苏交绿野,弦歌樵唱共芳林。
梅边僧与丹砂客,廿载同游记昔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山景的怀念之情。首句"东龙西龙山不深"点出山势并不险峻,但接下来的"入山翠壁总萧森"则通过描绘青翠的山壁和寂静的氛围,传达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美。"轻条密叶云为幄"运用比喻,将树叶比作云幕,形象地展现了山中树木的茂盛和神秘。
"飞液流膏玉有音"进一步描绘了山泉潺潺,仿佛美玉发出的声音,增添了山间的生动与灵性。"略彴屠苏交绿野"写的是小桥流水与田野的绿色交织,展现出田园诗意。"弦歌樵唱共芳林"则描绘了山民们在林间劳作时的歌声,和谐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梅边僧与丹砂客,廿载同游记昔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二十年前一同游历此地,梅花盛开时的欢乐时光,如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山深深的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
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壁昼然灯。
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
昔日舍身缘救鸽,今时出见有飞鹰。
隙月斜枕旁,讽咏夏贻什。
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答迟礼涉傲,抱疾思加涩。
仆本胡为者,衔肩贡客集。
茫然九州内,譬如一锥立。
欺暗少此怀,自明曾沥泣。
量无趫勇士,诚欲戈矛戢。
原阁期跻攀,潭舫偶俱入。
深斋竹木合,毕夕风雨急。
俸利沐均分,价称烦嘘噏。
百篇见删罢,一命嗟未及。
沧浪愚将还,知音激所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