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彻夜似虫号,屏翳驰驱不惮劳。
远道慈乌飞欲尽,上林琼树簇偏高。
春来喜见滋群动,老去愁闻点二毛。
何处仙郎歌郢曲,逼人清气压秋涛。
窗前彻夜似虫号,屏翳驰驱不惮劳。
远道慈乌飞欲尽,上林琼树簇偏高。
春来喜见滋群动,老去愁闻点二毛。
何处仙郎歌郢曲,逼人清气压秋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雪景的独特感受与思考。首联“窗前彻夜似虫号,屏翳驰驱不惮劳”以拟声词“虫号”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风雪交加的情景,仿佛窗外的风雪声如同虫鸣般连绵不绝,而“屏翳驰驱不惮劳”则表达了风雪不停歇地在空中奔腾,不畏辛劳的状态。
颔联“远道慈乌飞欲尽,上林琼树簇偏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远处飞翔的乌鸦比作即将耗尽力量的鸟儿,而“上林琼树簇偏高”则描绘了雪覆盖的树木如琼玉般簇拥在高处,展现出雪后景色的纯净与高雅。
颈联“春来喜见滋群动,老去愁闻点二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让诗人感到欣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发的增多,又让他感到了岁月的无情。
尾联“何处仙郎歌郢曲,逼人清气压秋涛”则以想象中的仙人之歌,比喻那清冷的雪后空气,仿佛能压制住秋天的波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清新宁静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沉的情感。
一纸从头读。正灯前、东风猛撼,狂花盈屋。
差喜故人犹健在,留得空山歌哭。
还苦耐、吟诗穷独。
覆卵倾巢都不计,只虚名、抵死争残局。
期老享,文章福。
城南当日同追逐,最难忘、徐公风貌,鲁生高躅。
嚼舌堂堂传骂贼,恨血千秋埋绿。
更惨绝、横流湛族。
憔悴儒冠差不负,问斯人、九地谁能赎。
还忍听,山阳曲。
秋潦客来稀,风雨叩门,全真高士。
布袜方袍,走百城烟水。
七十载、人心炼熟,五千言、谷神不死。
饿来求食饱则弃,余身外无他累。
阴阳生太极,天地万物如此。
岂有长生,便长生何事。
参变化、蘧庐万古,顺来往、循环一气。
雨晴谈毕,拂袖出门无挂系。
细草笼烟,浓苔媚日,芳坂断无人扫。
蝴蝶双双,趁此间清晓。
惜仙侣,画上轻罗纨素,可画得出花情多少。
香历心肠,被个侬知道。爱曲栏、廿四东风好。
怕暖屏、十二西风到。祝取倾国相看,似开元天宝。
拂霓裳、月殿偷新调。开宫扇、水殿追凉早。
更祝取、明月常圆,与情天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