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家□馀玉粒,粉以为饼陪春羹。
春羹品物谢时味,江流暖泛园中英。
晴窗对案忽举首,径走长须呼友生。
襄阳大夫腹如鼎,一著九牛犹未盈。
欢然放箸即过我,自叹珍庖逾大烹。
且言初意亦在我,属我府事留西城。
先生饭不饭俗客,若苦转眄相倒倾。
东风雕刻物物好,槎头缩颈尾不赪。
药苗蔬甲破土出,似与刍豢争功名。
应怜十载瘦藜苋,为我一除饥肠鸣。
先生家□馀玉粒,粉以为饼陪春羹。
春羹品物谢时味,江流暖泛园中英。
晴窗对案忽举首,径走长须呼友生。
襄阳大夫腹如鼎,一著九牛犹未盈。
欢然放箸即过我,自叹珍庖逾大烹。
且言初意亦在我,属我府事留西城。
先生饭不饭俗客,若苦转眄相倒倾。
东风雕刻物物好,槎头缩颈尾不赪。
药苗蔬甲破土出,似与刍豢争功名。
应怜十载瘦藜苋,为我一除饥肠鸣。
这首诗描绘了邹浩在宋朝时期与友人共享春羹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诗中首先描述了友人准备的春羹,用珍贵的玉粒磨成粉,作为配料,搭配春季的美味佳肴。春羹的食材丰富多样,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诗人提到友人在晴朗的窗前,突然举目四望,急切地呼唤朋友前来品尝这美味的春羹。
诗中还提到了友人之一,形容他腹如鼎,食量惊人,即使再大的食物也难以满足他的胃口。然而,在品尝春羹后,友人却感叹这道简单的春羹比大宴更令人满足,表达了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人邹浩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理解,尽管友人事务繁忙,无法亲自招待他,但依然愿意分享这份美味。诗中还提到东风吹拂下的万物皆美,各种蔬菜从土中破土而出,仿佛在与肉类争夺荣誉。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艰苦,而友人的春羹如同甘霖,解除了他的饥饿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生活的热爱。
黄花白雪悲风埽,我来驱马邯郸道。
城中游侠不闻名,楼上女儿为谁好。
君不见赵王全盛时,太行为城漳为池。
丛台歌吹青云耸,平原车骑白日驰。
白日青云交结是,廉蔺意气相为死。
挟弹鸣鞭出国门,杀人报雠在都市。
宾客慕义来山东,慷慨却敌不言功。
李牧椎牛守代谷,主父变服入云中。
沧桑世事须臾改,舞馆歌梁竟何在。
英雄白骨归荒丘,少妇红颜失精彩。
把酒临风且放歌,年年秋水涨滹沱。
古来凭吊邯郸者,亦逐茫茫东逝波。
举世尽皆天下士,相逢慷慨轻生死。
岂知俱属势利交,反覆须臾厚如纸。
向闻陆郎有心骨,贫病未能结交尔。
余诗狼籍埋荒烟,那有多情眼及此。
东家瓮底拾残编,低徊浩叹称才子。
寻访棬枢扣掘门,登堂乍见发狂喜。
忽忆湖湄曾遇君,柳岸花堤一瞪视。
探君囊里有云烟,锵金铿玉声声起。
五湖仙棹读书船,停洲泊渚忘还里。
把酒谁是高阳徒,千金笑掷金陵市。
我辈庶几心可期,才华意气馀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