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探元化,卷舒理可推。
乾坤虽示象,天地本无为。
静固动之始,动还静有期。
贞元由递嬗,根柢必归兹。
春鸟能言后,风花罢舞时。
云成峰定幻,川至海何辞。
讵是攀舟壑,奚妨试管蠡。
五千标奥旨,谢客要能窥。
俯仰探元化,卷舒理可推。
乾坤虽示象,天地本无为。
静固动之始,动还静有期。
贞元由递嬗,根柢必归兹。
春鸟能言后,风花罢舞时。
云成峰定幻,川至海何辞。
讵是攀舟壑,奚妨试管蠡。
五千标奥旨,谢客要能窥。
此诗《赋得动复归有静》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宇宙万物运动与静止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联“俯仰探元化,卷舒理可推”开篇即以“俯仰”、“卷舒”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引出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探索与理解。诗人认为,无论是俯视还是仰望,无论是卷起还是舒展,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
颔联“乾坤虽示象,天地本无为”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表象与本质。虽然天地间万物各具形态,但天地本身并无主观意志,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运行。
颈联“静固动之始,动还静有期”揭示了动静之间的相互转化。静是动的开始,而动最终又会回归到静的状态,体现了宇宙万物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
尾联“春鸟能言后,风花罢舞时。云成峰定幻,川至海何辞”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如春天鸟儿的鸣叫、风中飘落的花瓣、变幻的云朵和流向大海的河流,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讵是攀舟壑,奚妨试管蠡。五千标奥旨,谢客要能窥”则表达了对道家哲学思想的推崇,认为理解宇宙的奥秘需要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其根本原理,如同攀登山川、探索洞穴一样,需要智慧与勇气。五千年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人们去探索与领悟。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