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二夜对月》
《八月十二夜对月》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胡床正面紫阳山,净扫晴阶掩夜关。

金气渐寒风露下,冰轮欲满斗牛间。

衰怀突兀来千感,暮齿逍遥保一閒。

天役万形仍自役,何为西堕又东还。

(0)
翻译
胡床正对着紫阳山,清晨台阶打扫干净,夜晚关闭门户。
秋意渐浓,寒风带着露水降临,明亮的月亮即将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圆满。
年老的心境突然涌上许多感慨,晚年时我只想享受片刻的闲暇。
大自然的运行掌控万物,而我依然被生活驱使,为何又要从西边坠落,然后向东回归呢?
注释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紫阳山:地名,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山峰。
晴阶:晴朗的台阶,指户外干净的石阶。
夜关:夜晚的门闩或关门。
金气:秋天的代称,因秋天气温下降,有金气之说。
冰轮:指月亮,因其在秋季明亮如冰轮。
满:形容月亮接近圆满。
斗牛间:星宿名,斗宿和牛宿位于天空中。
衰怀:衰老的心情,感慨。
暮齿:老年。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一閒:片刻的闲暇。
天役: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自役:自我驱使,指人的生活忙碌。
西堕:向西落下,比喻人生的老去。
东还:向东回归,象征生命的轮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赏月的图景,诗人坐在胡床上,对面是紫阳山。开篇两句“胡床正面紫阳山,净扫晴阶掩夜关”塑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胡床可能是室外的坐卧之处,紫阳山则是远方的地理标志,"净扫晴阶"表明月光把阶宇照得清晰可见,而"掩夜关"则透露出一种关闭尘世纷扰,与夜晚隔绝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金气渐寒风露下,冰轮欲满斗牛间”进一步渲染了月亮和凉爽的氛围。这里的"金气"指的是清冷的秋天气息,"渐寒"则是季节转换的感觉;"风露下"描写夜晚的湿润与清新,而"冰轮欲满斗牛间"则是对月亮位置的精确描述,意即月亮几乎位于北斗星座之中。

诗人在接下来两句“衰怀突兀来千感,暮齿逍遥保一閒”中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衰怀"意味着思绪万千,"突兀"则是一种突然涌上的情感波动;"暮齿"指的是夜晚的时分,而"逍遥保一閒"则是诗人希望保持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心境。

最后两句“天役万形仍自役,何为西堕又东还”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宿命的感慨。"天役万形"指的是自然法则对万物的约束,而"仍自役"则是诗人意识到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中循环往复;"何为西堕又东还"则是一种无奈与困惑,似乎是在质疑生命中的重复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月色、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宇宙以及自我命运的沉思与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游罗汉院因会张良辅大夫遂留於壁

寺古天寒杖屦清,閒身合得此閒行。
破烟独鸟惊人去,积雪群峰照眼明。
坐久泉声醒客耳,谈余茗味发诗情。
张公语壮髯如戟,蚤晚掀涛看斩鲸。

(0)

和怀英雪诗

路迷应有误随车,望眼楼高莫可涯。
鹤驾鹭涛来浩渺,瑶林琼树出交加。
广寒玉兔翻羞缩,上蔡苍鹰正怒拏。
得句幽人方起舞,夜寒明月在梨花。

(0)

通山

我爱通羊好,回环云水间。
重峦与叠嶂,真是翠屏山。

(0)

曾兄惠然见临笃叙世契示以先哲遗墨稽首敬观

家传文献六经香,袖有骊珠日月光。
乔木阴阴人已远,只应故笏是甘棠。

(0)

升元寺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0)

柘轩

耕桑本是吾儒事,不免饥寒智者非。
出处自然皆有据,不应感念泣牛衣。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