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蟹·其四》
《蟹·其四》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尔故饱菱芡,饥来窃稻梁。

逃萧孟尝走,结草杜回亢。

蜕许山蝉嫩,腥怜海麝香。

那能亲箬笠,衣夜伴渔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螃蟹的生活习性和外在形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以螃蟹为对象,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螃蟹在不同情境下的生存状态。

首句“尔故饱菱芡,饥来窃稻梁”,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螃蟹在食物充足时的满足与饥饿时的觅食行为。菱芡和稻梁分别代表了螃蟹的食物来源,通过“饱”与“窃”的对比,突出了螃蟹对食物的依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接着,“逃萧孟尝走,结草杜回亢”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螃蟹的逃避本能和自我保护机制。这里将螃蟹与历史人物萧何、孟尝君相提并论,暗示了螃蟹在面对威胁时的机智与灵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螃蟹生命力的赞美。

“蜕许山蝉嫩,腥怜海麝香”则转向对螃蟹生理变化和生活环境的描述。螃蟹蜕壳的过程被比作山蝉的生长,暗示了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而“腥怜海麝香”则通过嗅觉的对比,表达了对螃蟹独特气味的欣赏,以及对海洋环境的向往和喜爱。

最后,“那能亲箬笠,衣夜伴渔郎”两句,以螃蟹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类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螃蟹似乎在说,它无法理解人类为何要穿戴箬笠、夜晚陪伴渔夫出海捕鱼,这既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不解,也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螃蟹这一小生物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多样性,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自然法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渑池道中

渡涧登坡直几重,岭头初日上曈昽。

野花红紫连官道,露裛清香散晓风。

(0)

载酒堂诗

东坡先生如龙鸾,世人疑其欲飞蟠。

九州四海不容足,摄身径去窥髦蛮。

南荒万里儋耳国,帝遣海若开奇观。

潜渊抉得睡骊目,思山梦见峨眉弯。

飓风恶浪吁可骇,土芋脱粟才供餐。

黎家兄弟好事者,小酒初熟生微澜。

丱童迎路吹葱叶,门东刺竹西牛阑。

扶携归去常半醉,流落生存重一欢。

四黎善善君子类,若比张蔡犹萧兰。

天乎木铎何望尔,蝇之附骥渠非难。

谁寻雪迹到鸿爪,正用载酒标堂颜。

百年文献随草莽,庭阶芜没井且眢。

风流别驾彭夫子,未负进贤头上冠。

是心尚德甚饥渴,挈取旧物还祠官。

书铭小摘桄榔绿,荐俎时羞荔子丹。

海邦夷俗杂蛙黾,兹事信为风化端。

音声固有合琴瑟,嗜好果岂殊咸酸。

朅来兰阴语吾故,缁衣三咏三长叹。

咄哉恺悌神所劳,云路矫首看扶抟。

(0)

竹影

满地清阴匝,扶疏漏日光。

凭谁施妙手,水墨写潇湘。

(0)

长庚

杞忧无尽思无边,都在人间晓梦前。

偶起推门看夜碧,长庚留燄正横天。

(0)

中冷泉

衮衮鱼龙浪气腥,江心何处认中灵。

茶边滋味人知少,世上空疑陆羽经。

(0)

望月

今夕是何夕,当头月皎然。

应知千里隔,共此十分圆。

树暖鸟初觉,楼深人未眠。

前身谁与证,清净悟因缘。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