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报慈寺花药园》
《题报慈寺花药园》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少时随众蹂京尘,曾倚朱栏看晚春。

二十年间头半白,方知花木解磨人。

(0)
翻译
年轻时跟随众人在京城中奔波忙碌
曾在朱红色的栏杆旁欣赏暮春景色
注释
少时:年轻的时候。
众:许多人。
蹂:踩踏,这里指忙碌奔波。
京尘:京城中的尘世生活。
倚:靠着。
朱栏:红色的栏杆。
看:欣赏。
晚春:春季的后期。
二十年间:过去了二十年。
头半白:头发已经半白。
方:才。
知:明白。
花木:花草树木。
解磨人:懂得使人感到岁月无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题目为《题报慈寺花药园》。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流逝的感叹。

"少时随众蹂京尘"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随波逐流,在繁华都市中奔波的情景,"蹂"字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被动与无奈。"曾倚朱栏看晚春" 则展示了诗人曾有过的闲适生活,他倚靠在精致的朱红栏杆旁,静观暮春之美,这里流露出一丝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二十年间头半白" 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沧桑。短短二十年,诗人的头发已由黑转白,这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是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一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

"方知花木解磨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花木解磨人"意指花草树木虽静默无声,却能以其存在的方式,缓解人们心中的忧愁和烦恼。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诗人对于生活智慧的一种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墙头花

墙头花,红锦妒。

美人抱瑟倚高楼,只恐花飞逐风去。

荧荧绛蜡送残宵,燕语莺啼斜日暮。

(0)

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其二刘卷

安吴论书家,欲下石如拜。

邓书殊非雅,恶札岂可耐。

石庵号蕴藉,堆墨作狡狯。

未若何道州,斫陈不挂铠。

何笔晚苦骄,嵬騀近俗态。

出林喻飞鸟,我意在无碍。

(0)

桑中妇操

娶妻五月即仕陈,五年归来未拜亲。

桑中见美人,我出堂前认,夫君走赴沂。

水沈我身秋,夫君令我嗔。妇可不义,亲何可不仁。

(0)

题画六首·其三

水缭山回深复深,白云茅屋住溪阴。

溪南十亩堪耕种,何必囊中季子金?

(0)

林屋山

巍巍林屋古灵踪,东隔鼋头只一重。

旱洞晴云阴洞雨,渔家清笛道家钟。

绿阴满地三春草,翠盖擎空百尺松。

知道西南岩壑里,轻风吹处有潜龙。

(0)

越饥谣六首·其一

冶翠妖红满境湖,扁舟曾系绿杨株。

重来风物今如许,安上门前旧画图。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