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封比干墓》
《封比干墓》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埋恨非埋骨,生前怨不逢。

比干犹有墓,周室合增封。

一死身奚惜,孤忠愤所钟。

清朝加显泽,终古志遗踪。

宠辱嗟何意,兴亡记所从。

谁甘游地下,攀槛敢婴龙。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的作品《封比干墓》,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比干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埋恨非埋骨,生前怨不逢”,诗人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比干之死的哀悼,并暗示了比干在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其冤屈深重,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死亡,更是精神上的痛苦与遗憾。

颔联“比干犹有墓,周室合增封”,诗人指出尽管比干已逝,但他的墓地依然存在,这象征着后人对他的纪念与追思。同时,诗人也提出,作为周室的重要人物,比干应该得到更多的尊崇与封赏,反映出诗人对于公正与历史评价的期待。

颈联“一死身奚惜,孤忠愤所钟”,诗人赞扬比干的忠诚与勇气,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惜一切,这种孤注一掷的忠诚,正是他内心愤慨与坚持的体现。这一联展现了比干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

尾联“清朝加显泽,终古志遗踪。宠辱嗟何意,兴亡记所从。谁甘游地下,攀槛敢婴龙”,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比干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干的功绩与精神将被后世铭记,无论是在清朝还是未来,他的事迹都将流传下去。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无论是荣宠还是羞辱,都难以影响比干的崇高地位。最后,诗人以“谁甘游地下,攀槛敢婴龙”结束,表达了对比干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干的缅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公正、忠诚与历史评价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南塔即事

旧好新知总莫论,弥天风雨自孤鶱。

大呼欲折将军树,只手能招楚客魂。

岂是艰难存古道,独将毫发透空门。

何当振袂春风起,一拂寒沙彻底暄。

(0)

喜贵庵托钵回

镇日相寻屐齿频,经年始见意逾新。

一瓢尚带书生气,两袖新携上国春。

看尽空花曾可摘,探穷宝藏总成尘。

故乡田地从来稳,不到无锥未是贫。

(0)

弼臣病阻白门两次寄书并诗因成二章兼次其韵·其二

两度书来僧正眠,石头仍系孝廉船。

交情尚拟还乡曲,病骨先残出塞前。

旧阁遗经难可问,覆巢馀卵复谁怜。

幸留花雨沾新冢,始信雷峰别有天。

(0)

大翁招同觞李公

行过竹杖自忘疲,霜满袈裟酒满卮。

篱下又多一日乐,炉边何必十年期。

谈深不及人间世,禅喜时添袖里诗。

二老孤僧成底事,夜寒灯火漫敲棋。

(0)

南塔结制

坚冰渐解柳初黄,钝斧谁将劈巨荒。

但任疏狂留本色,不妨粗粝是家常。

千群龙象归华表,万里风沙建宝坊。

几向棒头明正眼,混同依旧浩茫茫。

(0)

销尽精神独裹痴,只今犹自累人支。

松生久绝三公梦,薇采还留二士饥。

书卷抛残曾用曝,山云遇著便堪披。

最嫌一点惟明白,饮泪吞声只自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