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二》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清时岂有放江潭,故里风烟不可堪。

巳分浮家苕霅曲,忆曾对宇岘亭南。

人间鸟道丸封一,世事桑田海阅三。

褊性幽栖真不恶,骊珠先巳被君探。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十二首。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陈仲醇东佘山居所的赞美与怀念。

首句“清时岂有放江潭”,表达了在清明的时代,为何会远离繁华,隐居于江边的感慨。接着,“故里风烟不可堪”则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家乡的景象已难以承受,暗示了某种内心的痛苦或变故。

“巳分浮家苕霅曲”一句,诗人自述已经习惯了漂泊的生活,如同苕霅溪畔的舟子,随波逐流。而“忆曾对宇岘亭南”则回忆起与友人在岘亭南边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

“人间鸟道丸封一”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人间的道路比作丸封的小径,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世事桑田海阅三”则进一步阐述了世事变迁,如同沧海桑田,经历了三次更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最后,“褊性幽栖真不恶,骊珠先巳被君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仲醇选择幽静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骊珠,原指珍贵的珍珠,这里借指友人的智慧或才华,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才华值得探求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志怀·其三

风花片片落衣斑,独倚萧墙看晚山。

远渚睡鸥閒自稳,高林飞鸟倦方还。

(0)

饶三溪翁邀饮·其一

溪翁爱野客,邀赏撷芳园。

竹下憩瑶砌,花前开玉樽。

襟怀舒涑水,气象逼桃源。

欲和阳春曲,应惭大雅言。

(0)

寄潘朴斋

半载萍乡令,南归满路悲。

勤劳原自分,凋敝竟何裨。

泪感攀辕日,缘悭伏枕时。

深惭无惠政,去后奠遐思。

(0)

游叶乐山山庄·其一

谁卜幽居水竹间,衡门无事昼常关。

寻芳不逐春风舞,采药长随夜月还。

精舍阴阴修竹里,佳城郁郁小溪湾。

多君领得林泉趣,名利无心梦亦閒。

(0)

浮邱景大雅堂

曾持宪节访诸天,缀玉联珠诗百篇。

喜得邱中同白首,莫因桑落怨长年。

功成独上三层阁,仙去空遗五色烟。

风雅旧传金马客,相思多在斗牛边。

(0)

崖门吊古三首·其三

误国由来一字间,上方无剑讨神奸。

虞渊日入谁能取,沧海龙游遂不还。

夜后蜀禽犹迸血,秋来湘竹总成斑。

丹青俎豆休明事,一簇崇祠几仞山。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