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姝媚.纪半堂所见同纬云弟次山侄用湘瑟词韵》
《三姝媚.纪半堂所见同纬云弟次山侄用湘瑟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三姝媚

重来偏寂寂。算疏阑轻尘,粉纤曾拭。

两两雏鬟,记茜衫小露,水边门侧。

弄影凝妆,谁耐理、绣床刀尺。

閒盼山塘,细犊金舆,往来得得。再向桥阴繫席。

只半艇烟昏,千檐雨滴。

此际兰闺,定双拥金凫,换吹钿笛。

眼底吴娃,枉自诩、娇红腻白。

其奈又经过处,断无消息。

(0)
鉴赏

这首《三姝媚》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重来偏寂寂”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空间被一种淡淡的忧伤所笼罩。

“算疏阑轻尘,粉纤曾拭”,轻描淡写间,透露出往日的温馨与细腻,仿佛那些轻轻擦拭过的痕迹,如今已化为尘埃,随风飘散。接着,“两两雏鬟,记茜衫小露,水边门侧”,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欢声笑语,那水边门侧的小女孩,穿着鲜艳的衣裳,天真烂漫的身影,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弄影凝妆,谁耐理、绣床刀尺”,这一句将画面拉回现实,绣床上的忙碌与等待,与过去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接下来,“閒盼山塘,细犊金舆,往来得得”,山塘边的悠闲与金黄色的马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落寞的生活图景。

“再向桥阴繫席。只半艇烟昏,千檐雨滴”,再次回到熟悉的地点,却只有半艘小船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孤独,千家檐下的雨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哀愁。最后,“此际兰闺,定双拥金凫,换吹钿笛”,兰闺内,双人相拥,金凫换吹着钿笛,这样的场景,虽美好,却也充满了无奈和距离感。

“眼底吴娃,枉自诩、娇红腻白。其奈又经过处,断无消息”,诗人感慨于眼前的一切,吴娃的娇美与细腻,却只是徒增哀愁,因为“断无消息”,一切美好都已逝去,只剩下无尽的思念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桃竹画眉图

说尽春愁貌不成,翠深红远若为情。

江南有客头空白,肠断东风百啭声。

(0)

何郎失镜词

团团如月不曾亏,家人亲置枕中时。

朝朝将正头上帻,时时携镊鬓边丝。

古文宛转何人造,失来始觉今难讨。

街头不直半缗钱,古铜终较今铜好。

向人不敢再三寻,客里空疑同舍心。

万里相随一朝别,夜夜还瞻天上月。

(0)

别武昌

欲归常恨迟,将行反愁遽。

残年念骨肉,久客多亲故。

伫立望江波,江波正东注。

(0)

次韵雪

砑光帽子舞山花,吹落曾城万仞斜。

安得飙轮为我驾,一时飞到列仙家。

(0)

冬至次韵张宣抚二首·其二

瀛海无消息,冥冥鸟道长。

已惊双鬓短,更待两瞳方。

落日依平嶂,洪河入大荒。

忧来那可得,挥泪欲沾裳。

(0)

游冈子原呈王学士

冈子原头春色浓,小车晨出看东风。

雨馀林润人乌好,日煖沙平我马同。

西引峰峦来座上,东瞻楼阁起天中。

咏归莫作匆匆晚,傥解相逢击壤翁。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