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一峰诗·其一》
《第一峰诗·其一》全文
宋 / 张矩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穿云踏月登茅岭,一阵西风吹客衣。

松俨立兮如伏,山周回兮若帏。

竹泉清可鉴,苔石坐忘归。鹤唳空霭,猿啼翠微。

白露下,碧烟飞。适意,忘机。歔,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穿云踏月登茅岭",诗人以轻盈的脚步穿越云雾,踏着月色攀登茅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一阵西风吹客衣"则描绘了一阵凉爽的秋风拂过行者身上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松俨立兮如伏,山周回兮若帏"中,"松俨立兮如伏"写出了松树挺拔而又倾斜的姿态,如同战士般矗立;"山周回兮若帏"则形容了山势蜿蜒曲折,如同悬挂的帘幕。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景物的生命力。

"竹泉清可鉴,苔石坐忘归"一句中,诗人欣赏到竹间清泉如镜般清澈,可以映照出心中的所思所感;而坐在被苔藓覆盖的石头上,心境变得宁静和平淡,以至于忘记了归途。

"鹤唳空霭,猿啼翠微"中,"鹤唳空霭"描绘了鹤叫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之中;"猿啼翠微"则写出了猿猴在细微的绿色林间啼鸣。这些生灵的声音和自然景物交织,增添了一份野趣。

"白露下,碧烟飞"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山间清晨的景象:白色的露珠滴落,碧绿色的烟雾在空中飘荡。

最后两句"适意,忘机。歔,欷。"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境——顺应自然之美而忘却尘世的烦恼和计谋,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宁静。"歔"和"欷"都是表示叹息或感慨的声音,这里用来传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满足与欣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声音、气氛的捕捉,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作者介绍

张矩
朝代:宋

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
猜你喜欢

朝中措.客中杂忆十首·其八

画眉斜挂画帘东,爱汝语音工。

食器官窑涨碧,药栏小架扶红。

人今牵绊,一般惆怅,两处羁穷。

寄语怜香旧侣,风前早为开笼。

(0)

浣溪沙十首·其九

斜插犀翘凤尾钗,衣香暗度玉窗来。

生憎一桁画帘垂。漠漠树阴铺小院。

愔愔栏曲上苍苔。斜阳立尽又徘徊。

(0)

菩萨蛮二首·其二

如何便是西来意,待君吸尽西江水。

空谷不能响,问心休问僧。

华严八十卷,法界如轮转。

成怫莫嫌迟,蒲团坐破时。

(0)

鹧鸪天二十二首·其三

正月高枝渐发黄,大堤官路各成行。

承恩最是西园柳,火树春灯夜照将。

生机动,气昌昌。天街酥雨草初芒。

一年好处无过此,绝胜秋风踠地长。

(0)

解佩令二首·其二

盈盈妆束,森森剑气,不逡巡、首途迢递。

晓角吟风,看依旧、乌蛮新髻。魏城边、戟门开未。

封疆何幸,安危不系。怪蛾眉、瞥然能此。

漳水铜台,惹千古、茫茫清泪。渺愁吟、碧天无际。

(0)

解连环三首·其三

片帆遥指,秋容如画,绿波频舣。

正群推、制锦无双,况梦笔生花,赋情闲丽。

曾到蓬莱候雉尾,春移庭陛。

把荷衣、换了玉裤,听歌又夸仙吏。

尊前且探箧笥,数流传今古,南梦遗事。

回首见、一点湘烟,好添与江郎,几多诗意。

长途渺渺,喜结伴、丛兰芳芷。

但惆怅,竹西人远,暗挥别泪。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