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春草》
《踏莎行.春草》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春草》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先,“绿闹春残”,春色虽已渐逝,但绿色依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展现出春天生命力的顽强。接着,“红衔蕊少”,花朵虽已凋零,但仍有少量花瓣点缀枝头,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紧接着,“水流依旧平堤杳”,流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平堤杳”则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这两句通过东风、杨柳、愁丝、杏花、啼鹃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杨柳随风飘动,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愁;杏花开放,却只能陪伴啼鹃老去,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而远处的征帆则代表了远方的旅程与追求,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天涯尽是王孙草”,天涯海角,到处都是离人之草,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白天漫长,屏风遮挡,室内显得格外寒冷,烟雾缭绕,日复一日地围绕在屏风周围,既表现了室内的静谧与孤独,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整体而言,《踏莎行·春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正德十四年四首·其一

君王按剑东南征,锦障黄旗出凤城。

矫矫六飞熊虎士,中原万里倚戈行。

(0)

后秋兴三首·其二

江湖霄汉不相闻,独拊龙泉看斗文。

燕雀岂知鸿鹄志,凤麟终遁羽毛群。

闭门春事生黄叶,去国秋山长白云。

传语元丰旧迁客,好将王道辅明君。

(0)

西山杂诗

落日春湖上,烟波正渺茫。

衣冠非敢倚,鱼鸟坐相忘。

痛饮还山简,招携有葛疆。

濯缨计未得,意气总沧浪。

(0)

阻济上

叔伯何多日,关山烽火明。

病妨风土恶,身与岁时征。

丧乱怀先帝,艰危有我生。

向来刘越石,意气不能平。

(0)

赠汪希周

朔风吹岁花,之子意嵂屼。

矧兹日初度,乃值履长月。

宾筵击朱弦,调急新商发。

君才当雄飞,一举偃溟渤。

培风向天池,九万岂天阏。

终焉到彼岸,去去忘其筏。

北辰久未安,欃枪耀双阙。

眷尔弧矢志,翻身射星孛。

大业犹次且,誓言共黄发。

(0)

寄福清林世卿旧契

昔年湖上访茅庐,五月扁舟过雨初。

旧事怪来连夕梦,故人别后几封书。

新迁涵水鸣珂里,何异庚桑畏垒居。

我拟官成赋归去,卜邻相伴老樵渔。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