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
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
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
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
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
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
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抗金斗争中不懈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情怀。诗人以深沉的忧虑表达了对王室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无尽的忠诚与付出。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两句直接表明诗人的内心之痛,是为了王室的兴亡而日夜奔波于南征之路。这不仅是对君主的忠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
“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表达了诗人在危难中坚守忠节,即使面临困境和危险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然而,他所持之忠诚似乎得不到理解和认同,这种感受充满了无奈。
“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这里的景象描写渲染出了诗人奔波时的孤独与苍茫。远处传来的雁鸣声,以及山与天相接的壮丽景观,都烘托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向远方的情怀。
“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诗人在艰难困苦的道路上无助地哭泣,但仍然坚守着作为一个男儿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个人忠诚与牺牲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悲壮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