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红愁过眼。荡遥山双颦,镜奁半剪。
步屧廊回话胜游,还识旧时莺燕。
几日微寒,怕坠粉、顿成秋苑。
自惜竛竮,冷掩梨云,梦随人远。何况欢场催散。
又隔水飘灯,送春将晚。
楼角垂杨,但翠眉犹画,好花人面。
涴地青菭,空负我、阑干寻遍。
有盈盈胡蝶,栖香正倦。
繁红愁过眼。荡遥山双颦,镜奁半剪。
步屧廊回话胜游,还识旧时莺燕。
几日微寒,怕坠粉、顿成秋苑。
自惜竛竮,冷掩梨云,梦随人远。何况欢场催散。
又隔水飘灯,送春将晚。
楼角垂杨,但翠眉犹画,好花人面。
涴地青菭,空负我、阑干寻遍。
有盈盈胡蝶,栖香正倦。
这首《三姝媚》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词人重访吴门留园时的复杂情感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景象。"繁红愁过眼",开篇即以“愁”字点明情绪,红花虽美,却也令人忧愁,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荡遥山双颦,镜奁半剪”,运用拟人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蹙眉的女子,而“镜奁半剪”则形象地描绘出湖面波光粼粼,如同被剪开的镜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步屧廊回话胜游,还识旧时莺燕”两句,通过回忆与朋友在廊下闲谈的美好时光,以及曾经的莺歌燕舞,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几日微寒,怕坠粉、顿成秋苑”则通过季节的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自惜竛竮,冷掩梨云,梦随人远”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词人自怜于眼前的孤寂,梨花如云,却无人欣赏,梦境中的美好仿佛随着远方的人一同消失,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何况欢场催散。又隔水飘灯,送春将晚”四句,通过“欢场”的散去和春夜的即将结束,再次强调了时光易逝、欢乐难再的主题。而“楼角垂杨,但翠眉犹画,好花人面”则以景物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孤独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孤独中,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涴地青菭,空负我、阑干寻遍”两句,表达了词人在园林中寻找过去的痕迹,却只能徒增伤感的心情。“有盈盈胡蝶,栖香正倦”以蝴蝶栖息在花香中,却显得疲惫,象征着词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词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流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