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这首明代诗人王一鸣的诗《便民仓》描绘了一幅夏日田园景象。"修竹回斜径",竹林曲折,暗示了清幽的环境,而"高蝉噪夕阳"则以蝉鸣声衬托出傍晚的宁静与热烈。接下来的"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他看到迁客落泪,想到漕米入库时的忧虑,希望能缓解旱情,惠及百姓。
"剜肉知何补"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对于解决眼前困难的无力感,即使付出极大的努力,可能也只是杯水车薪。"劳心或自伤"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深感疲惫和无奈的心情。最后两句"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通过雷声和炽热的阳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同时也暗含着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体恤疾苦的高尚情怀。
巷寂无人,帘深闻鹧,愁色沉凝疑暮。
楚柳湘蘋,堪被湿云黏住。
怜收了、酒旆旗亭,恨闲却、笛桡江浦。
可东风、吹醒斜阳,依依来照燕归路。
平芜千里浸色,须似宵来梦见,迷茫村渡。
红杏相思,撩瘦几分眉妩。
定香影、多半漂残,怕消息、断无寻处。
问烟边,谁倚阑干,玉箫咽怨语。
星张宿角,又东西天远。那得明珠慰微愿。
怕苍苔风雨,门掩春深,摧损了,去后桃花人面。
艳情留梦忆,忆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
忆背玉虫釭,絮语吹兰,更忆到、枕函娇唤。
问何似、今番不相逢,便前度相思,也还堪遣。
斗角钩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钿表。
一卷闲云,花样别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孙,恁慧解、欠三分到。
等绣鸳、度与金针,须值藕心聪皎。
午窗清课犀奁悄。伴瓜仁,卐纹排小。
天然二五称佳偶,拚几回颠倒。
谁道片段不成,只顷刻、楼台琼造。
更合交枝玉,应堪撩得,倩娘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