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蝶无踪晓梦沈。寒香深闭小庭心。
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迷蝶无踪晓梦沈。寒香深闭小庭心。
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迷蝶无踪、晓梦沉沈开篇,通过蝴蝶寻花却不知所终的比喻,表达了心中的愁绪和梦中的迷离。此后,“寒香深闭小庭心”则是说女子独自一人在小院中,对外界的美好已无心顾及,只想封锁自己的心扉。
“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室内,却能从窗前的柳树浅深的景象中感受到外界春色的浓淡。这里的“但看”二字,显得既是自言自语,又带有一种无奈和寄托之情。
接下来的“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诗人通过饮酒来排解自己的愁绪,但酒的孤寂与心中的忧伤相呼应,只能在一片幽静中,与窗外的芳景共同低吟,表达了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最后两句“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诗人在这里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述(杏花与斜阳),并非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而是借景物表达心中之意。杏花在斜阳下的温暖美丽,与其后的“几阵东风晚又阴”形成鲜明对比,寓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稳定,以及对未来变化无常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精致的景物勾勒,展现了闺中女子在春日独自徘徊时的心境之复杂多变。
效古初开绿野堂,偶置屏石增清光。
此屏来自万里道,产向滇南山水乡。
点苍秀色多烟景,云雾重重玉龙隐。
星斗高侵太白峰,海天常拂扶桑影。
疑有阴阳变晦明,卧游坐对俱峥嵘。
若非黑白分明见,必是丹青点缀成。
猗予少日多游兴,今已白头寻蔗境。
爱月时登庾亮楼,归田重理陶潜径。
摩挲此石得大观,羲娥来往双转丸。
独倚岩峦酒醒后,便觉空同眼界宽。
微茫云外见新月,晃漾峰头馀积雪。
长夜高堂如有神,衣冠满座皆含冽。
多君珠玉罗胸中,落笔宛有唐初风。
为我石屏歌一阕,安得持献天子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