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杖横膝,衲衣拥肩。默为佛事,情忘世缘。
家风空扫四壁,活计冷坐三椽。
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梨杖横膝,衲衣拥肩。默为佛事,情忘世缘。
家风空扫四壁,活计冷坐三椽。
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手执梨杖,盘膝而坐,身披衲衣,神情专注地进行着默然的佛事。他的心境超越了世俗的牵绊,家中简朴至极,只有四壁空荡,生活清苦,仅能容身于三椽小屋。他的世界里,除了见闻和对佛法的体悟,对外部的声色繁华并无过多追求。黎明时分,山中传来杜鹃的啼鸣,更增添了宁静与寂寥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深谙禅理、超脱尘俗的僧人形象,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清净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人释正觉以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将禅师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甓社明珠奔入月,脱壳政似风蝉洁。
渔网出之不敢视,涤尽含沙光不灭。
文昌四星吞在腹,一一金晶大如菽。
蜃物还来作饮器,日夜雄雌绕林屋。
一扇桃核宽有馀,半叶蕉心卷未舒。
饮非其人跃入水,怪雨盲风生坐隅。
置之天上白玉盘,斗柄挹酒长阑干。
李白跳下鲸鱼背,持劝我饮相交欢。
幽宫冯夷为予泣,酌尽海水百怪出。
还我平生老蚌胎,许君醉卧鲛人室。
一笑问修竹,相识是何年。
此君潇洒无侣,惟爱主人贤,门外数竿烟雨,门内数竿风月,中构屋三间。
枯坐淡忘语,对影冷于仙。展书奁,摊画稿,理琴弦。
不妨烧笋开尊,同坐落花天。
黄熟香消,古篆白定,瓷翻细乳,新粉落衣边。
万绿荡如水,抱石好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