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濡须坞口鱼,只今已是十年馀。
我犹疋马随人后,君亦华巅与世疏。
此日又分直馆禄,几时来读道山书。
梅花莫付长安使,行卜昭亭岭下居。
不食濡须坞口鱼,只今已是十年馀。
我犹疋马随人后,君亦华巅与世疏。
此日又分直馆禄,几时来读道山书。
梅花莫付长安使,行卜昭亭岭下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送王彦猷归淮西》。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彦猷归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不食濡须坞口鱼,只今已是十年馀”,以“不食濡须坞口鱼”起笔,暗示了友人离别之久,时间已过去十年。接着“只今已是十年馀”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长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我犹疋马随人后,君亦华巅与世疏。”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自己与友人王彦猷的不同生活状态。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仍在尘世间奔波,而友人则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隐居于高处,与世隔绝。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二人性格和追求的差异,也蕴含了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此日又分直馆禄,几时来读道山书。”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在今日分别,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诗人期待着友人将来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一起读书论道,共享学术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梅花莫付长安使,行卜昭亭岭下居。”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直接祝福。诗人希望友人不要让梅花的消息传到长安(这里可能指代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而是选择在昭亭岭下的宁静之地安居,过上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方式的肯定,也是对友人内心追求的一种理解和支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澄澄幽渚水,磊磊白石出。
石出何累累,妾心自堪质。
结发为君妇,妇德讵敢失。
君行常独处,黾勉当窗织。
青蝇点尺壁,浮云蔽白日。
妾行致君疑,妾身何足恤。
捐我明月珠,撤我云和瑟。
妾有合欢襦,葳蕤泪洒血。
妾有连理带,呜咽心同结。
生不明妾心,死当明妾节。
生死自有命,永诀不能得。
周防会有人,视息复苟活。
覆巢无完卵,念此心如割。
良人志青云,忍君累阴骘。
幡然移妾心,膏沐为君饰。
恩爱本不疑,偶尔不识察。
慈母尚投杼,况乃贱妾拙。
君怒热于火,妾心冷于雪。
君疑释如冰,妾心皎如月。
雪净不可滓,月圆终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