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
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
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
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
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送无可上人游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出家修行的一种理解。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 这两句描绘了佛教僧侣的生活状态,一钵象征着乞食维生的清贫,一衣则代表着四季更换的简单。诗人通过这些日常用品,暗示了出家人的简朴与自由。
“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这两句表明,即使是出家的僧侣,也不忘孝道,还要照顾母亲,同时保持内心的平和,能够继续创作诗歌。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佛教修行与世俗情感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春景图。春天的大雪让远离京城的路程变得艰难,而早晨寺庙里的钟声在边塞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显得尤为悠长。
“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赞赏。莲府客可能是指佛教僧侣的别称,夜里与师傅共同坐禅,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宗教生活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