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无可上人游边》
《送无可上人游边》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

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

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àngrényóubiān
táng / yáo

sānjīngxíngyuǎnjìnsuí
chūjiāháiyǎngchínéngshī

chūnxuějīnghòuchénzhōngjìnsāichí
zhīliánzuòtóngshī

翻译
一钵和三衣,行走无论远近。
出家修行却要赡养母亲,遵守戒律还能吟诗作赋。
春天的雪离开京城格外深厚,清晨的钟声在边塞听起来也显得缓慢。
我深知莲府中的客人,夜晚静坐时也欢喜有师友相伴。
注释
一:指僧人的日常用品,一钵用来盛饭,三衣是僧人的基本法衣。
随:跟随,表示不论距离远近都带着。
出家:离开世俗生活,成为僧人。
养母:照顾、赡养母亲,体现了僧人的孝心。
持律:遵守戒律。
能诗:有文学才华,会写诗。
春雪:春天的雪,可能象征纯洁或旅行的艰难。
离京厚:离开京城时雪下得很大。
晨钟:寺庙早晨的钟声。
迟:显得慢,可能暗示诗人的心情。
莲府客:比喻修行者,因莲花象征清净。
夜坐:夜晚静坐冥想。
喜同师:欢喜与同为僧侣的师友共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送无可上人游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出家修行的一种理解。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 这两句描绘了佛教僧侣的生活状态,一钵象征着乞食维生的清贫,一衣则代表着四季更换的简单。诗人通过这些日常用品,暗示了出家人的简朴与自由。

“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这两句表明,即使是出家的僧侣,也不忘孝道,还要照顾母亲,同时保持内心的平和,能够继续创作诗歌。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佛教修行与世俗情感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春景图。春天的大雪让远离京城的路程变得艰难,而早晨寺庙里的钟声在边塞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显得尤为悠长。

“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赞赏。莲府客可能是指佛教僧侣的别称,夜里与师傅共同坐禅,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宗教生活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西坛侯驾即事

太岁宫高接禁墙,先农大纛两相望。

阴阴背日朱旗闪,黯黯参天翠柏长。

别殿炉烟清幄次,虚坛草色净琴张。

祠官指点躬耕地,田畯行瞻衮钺光。

(0)

咏蝉

孤清不自掩,浥露且风吟。

渐送炎蒸月,那知独苦心。

傍斋栖树稳,响叶度云深。

巳信一枝足,何须上国林。

(0)

河上秋兴十首·其三

日上秋林静,江清旅思微。

黄叶雨后积,白酒客来稀。

今古三川地,乾坤一布衣。

独行吟望苦,沙鸟背人飞。

(0)

中秋二首·其二

辉辉众星没,宛宛孤轮高。

万古今宵月,青天首自搔。

广闺萤息照,悬树鸟分毛。

寂寞枚乘笔,空怀八月涛。

(0)

辛未元日

万事浑如昨,蹉跎四十临。

取途伤老马,闻道愧前禽。

日变风云气,春生海岳阴。

趁时聊物赏,此外更何心。

(0)

见和君病起须白辄有所赠亦咎其酒过

诧汝须添白,将无病苦形。

眼前真过隙,身外是浮萍。

客到留棋局,儿呼检药经。

昔人曾颂酒,吾意不如醒。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