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流直北尚吴趋,津要华离臭味殊。
旅馆乡音间风雨,暮江春思托蘅芜。
蜩螗世务舟争闸,湖海人情马识途。
多少男儿经过眼,几人愿作执金吾。
淮流直北尚吴趋,津要华离臭味殊。
旅馆乡音间风雨,暮江春思托蘅芜。
蜩螗世务舟争闸,湖海人情马识途。
多少男儿经过眼,几人愿作执金吾。
这首诗《清和旅次书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
首联“淮流直北尚吴趋,津要华离臭味殊”描绘了诗人行经淮河,向北前行,到达吴地的情景。淮河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而吴地则与北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这种差异在渡口的“津要”处尤为明显。诗人以“华离”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颔联“旅馆乡音间风雨,暮江春思托蘅芜”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旅途中,旅馆成为暂时的归宿,但乡音的缺失使得孤独感倍增。风雨交加之夜,诗人独坐旅馆,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暮江春思,不仅指眼前的江水在春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蜩螗世务舟争闸,湖海人情马识途”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在繁忙的世务中,如同船只争抢闸口一般,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忙碌奔波。然而,在广阔的湖海之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却如同马识途一般,虽然复杂多变,但总能找到彼此理解与共鸣的方式。
尾联“多少男儿经过眼,几人愿作执金吾”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诗人感慨于世间众多的男儿在人生的道路上匆匆而过,但真正愿意承担重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个人责任与使命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咽露啼风,残春留得三更月。
红巾绛焰占芳时,迸火风前热。
为想巴云楚水,洗不尽、枝头泪血。
落日争明,残霞出艳,繁星当夕。
莫问兴亡,洛阳啼处曾悲客。
哀魂犹似怨当年,声里含凄切。
偏是春宵易晓,更莫遣、歌闲酒歇。
满酬坞使,沉醉花王,鹤休占绝。
雨扶黄叶,夜半打空窗。
罗衾较冷,鹤焰知寒,蟋蟀依床。
萧瑟西风摇落,树枯山瘦,朝来减却秋光。断人肠。
有约梦迷巫峡,空怜雁出潇湘。
无那枕边醒耳,听彻沉沉玉漏长。
一宵难过,何况是,无日不思量。
听箫声、初下瑶京。烛影里、望双成。
黛隐犹疑山远近,画眉郎、已到红亭。
迢迢银漏,香尘暗度,绣槅微明。
待来朝、细觑绿鬒雨腻,绛靥霞清。
鬟垂玉导,肩亸珠缨,须知最小盈盈。
按得绮魂摇飏处,梦云透、薇帐吹轻。
今朝恰是,初开百岁,满合三生。
看鸳鸯、小阁灯花,何如书幌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