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邂逅相知晚,从容所得多。
百忧生暮齿,一笑隔沧波。
早晚西州路,遥听下坂珂。
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邂逅相知晚,从容所得多。
百忧生暮齿,一笑隔沧波。
早晚西州路,遥听下坂珂。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赞善张轩民西归时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交往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荒凉萧瑟的田野景象,柴草丛生,有鸟儿在飞翔,表面上看似平淡,但透露出一种孤寂与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过往交游的回忆。
"邂逅相知晚,从容所得多。"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与赞善张轩民的相识虽然较晚,但通过这段时间内的交往,两人的情谊却变得深厚和丰富,体现了珍视友情的态度。
"百忧生暮齿,一笑隔沧波。" 这里“百忧”指的是人生的种种忧虑与烦恼,而“一笑”则是对这些烦恼的一种超然态度,通过笑容来化解心中的苦恼。同时,“沧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离去时的心情。
"早晚西州路,遥听下坂珂。" 最后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西州路”指的是远方的道路,象征着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通过“遥听下坂珂”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心境,他希望能够听到朋友车轮滚动的声音,哪怕是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朋友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离别时那份无法避免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