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
贪荣五綵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
贪荣五綵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代创作的,名为《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送别一位弃官归隐的朋友——太常萧博士。这位萧博士即将离开东都(今洛阳),返回故乡。
首句“兄弟尽鸳鸾”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古代传说鸳鸯是相亲相爱的鸟类,常用来象征兄弟或朋友之间的情谊。这句话意味着作者与萧博士之间如兄弟般的关系。
“归心切问安”则表达了对友人归乡之际的关心。这里的“归心”指的是回到家乡的心愿,而“问安”则是询问朋友是否平安,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句“贪荣五綵服,遂挂两梁冠”则描绘了一种放弃功名利禄的境况。五綵服指的是官员的正式服装,而两梁冠是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这句话意味着萧博士已经放下了过去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愿,准备挂掉象征其身份地位的服饰和头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则记述了两人在朝廷中共事过往。这里“侍膳”指的是侍从饮食,“调鼎”意味着参与国家大事;“循陔”是巡视道路的意思,而“握兰”象征着品格高尚。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萧博士在朝廷中表现出的才能和品德的赞赏。
最后一句“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则表达了送别之后的无限哀愁。这里的“德星”指的是朋友的美好品德,“长忆”意味着将永远记住。这句话传达出作者在分别之后,对萧博士的品格和友情会长久铭记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共事的回顾,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送别时的不舍与怀念。
国初以来好时节,冶绿妖红盖阡陌。
乐游尽是勋贵家,人闹马嘶听不得。
细漆阑干辇子车,同载女子如蕣花。
车中马上目相许,蝴蝶梦满东西家。
牡丹台畔夜如昼,花炤银灯大于斗。
正月饮到三月中,乐地欢天古无有。
一朝花谢春复归,门锁池园空绿苔。
帘前尘覆珊瑚树,案上蝶栖鹦鹉杯。
豪华尽逐东流往,百年丹青化草莽。
当时命酒徵歌人,此日题诗画图上。
吴歈按拍老弥精,字字雕梁落细尘。
看竹宾朋王大令,弹丝弟子李夫人。
奚囊字句收千巷,曲槛烟波坠一纶。
何物似君高逸处,锡峰窗外正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