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幽深静谧的山寺景象。诗人通过树木浓密如同山径,江水深邃隔绝寺门,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霏霏的云气和闪闪发光的浪花不仅增加了画面感,更增添了一份动态之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不再感到天地辽阔,只是偶尔瞥见佛尊,流露出对精神寄托之所的敬仰。
最后两句“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寺院生活的理解和认同。在这里,“清盥”可能指的是寺中的日常沐浴净身,而“随喜给孤园”则是佛教术语,意味着对寺院或僧侣的供养与支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寺院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
欲营垣屋随穿斸,尚叹尘沙隔献酬。
遥约勾吴亭下路,春风深驻五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