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睿恩新·其一》
《睿恩新·其一》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词  词牌: 睿恩新

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晓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金蕊绽、粉红如滴。

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0)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秋季盛开的荷花。
霜秋色:秋天的霜冷景色。
晓露:清晨的露水。
倾城:形容女子美丽动人,能吸引全城人的目光。
朱槛:红色的栏杆。
消息:这里可能指的是花香或某种秘密的信息。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深情款款。
金蕊:指花蕊,比喻为金色的花朵。
兰堂:精致的厅堂,常用来指代富贵人家的住所。
微寒:轻微的寒冷。
翻译
一朵芙蓉在秋霜中盛开,迎接清晨的露水,轻轻绽放。
如同美人独自站立,倾国倾城,悄悄靠近红色栏杆,传递着秘密信息。
静静地面对西风,金色花蕊如露珠般绽放,粉红娇嫩。
在幽深的兰堂中,请不要嫌它繁多,以免夜晚渐渐降临的微寒侵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睿恩新》其一,描绘了一幅霜秋时节的芙蓉花盛开的画面。"芙蓉一朵霜秋色",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芙蓉在秋霜中独自绽放的景象,霜冷而花娇,形成鲜明对比。"迎晓露、依依先拆",写出芙蓉清晨迎接露珠,轻轻舒展的姿态,仿佛含情脉脉。

接下来,诗人将芙蓉比喻为倾城佳人,"似佳人、独立倾城",赋予花以人的灵性与美丽。"傍朱槛、暗传消息",暗示花香悄然传递着某种情感或讯息,增添了神秘感。"静对西风脉脉",进一步描绘了芙蓉在秋风中的静谧与深情。

"金蕊绽、粉红如滴",细致地描绘了芙蓉花蕊的色泽和质感,犹如凝脂般娇嫩。"向兰堂、莫厌重深",劝告人们即使在深宅大院中也不要厌倦这美丽的花,暗示花的美可以带来心灵的慰藉。最后,"免清夜、微寒渐逼",提醒人们欣赏这美景的同时,也要留意季节的变换,以免深夜的寒意侵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芙蓉花的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理。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初夏瀛台·其一

趯台新绿窣朱栏,一雨林塘顿改观。

婪尾风光浑似画,鸭头甲煎绝胜兰。

(0)

仲春瀛台·其二

欲向芳春问,春从何处来。

贞而元复始,生以息为胎。

水态缃纹动,山容黛影开。

淑清枉渚畔,上巳待浮杯。

(0)

题五代刁光胤写生花卉用宋孝宗御题韵·其七琼雪山?

腻粉嫣红总化城,一般春意可怜生。

非关西蜀无留咏,诗客偏饶未了情。

(0)

画松

弃日閒斋寄翰思,每嗤韦偃入人诗。

偶然貌得真松树,试问真松复貌谁。

(0)

新秋月·其一

雨过翔云露晚蟾,无边秋思玉痕纤。

何人为忆经年别,水色天光取次拈。

(0)

云汉望难安,烦熇势转漫。

未教忧暑雨,早觉畏炎官。

视事趁朝爽,无眠坐夜阑。

盼霖增惕息,此志倩谁宽。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