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胜无馀生,季业有终尽。
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后霜柏,纳纳冲风菌。
邂逅竟几时,修短非所悯。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
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龚胜无馀生,季业有终尽。
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后霜柏,纳纳冲风菌。
邂逅竟几时,修短非所悯。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
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在临终前的遗作,名为《临终诗》。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龚胜无馀生,季业有终尽”以龚胜和季业为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终有一死的感慨。龚胜和季业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被用来象征生命的有限和不可避免的终结。
接着,“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紧迫感和不可预知性。嵇康和霍去病是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但最终都未能逃脱生命的限制。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凄凄后霜柏,纳纳冲风菌”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霜柏和风菌分别代表了坚韧与脆弱,暗示了生命中的矛盾与复杂。霜柏虽坚强,却也难逃季节更迭;风菌虽渺小,却能顽强生长。这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生命也能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和力量。
“邂逅竟几时,修短非所悯”表达了对生命长度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叹。生命中的相遇和离别总是难以预料,而生命的长短并非个人所能控制或同情。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完成理想和抱负的遗憾。他希望自己的高尚志向能在死后得到安息,如同隐居山岩下的隐士一般,不受尘世纷扰。
“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表明诗人面对死亡的平静和接受,他已经将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最后,“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怨亲关系的超越。他希望在来生中,无论是亲人还是仇人,都能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谢灵运对生命、死亡、理想、遗憾以及未来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数岁情亲托邻里,饮酒自放宁拘礼。
城中故旧四五人,与子不识何为喜。
前者较艺列春官,今者荐名登御史。
蒹葭苍苍白露盈,凤凰飘飘赤霄起。
衡山诸峰云气高,上有朱鸟飞嗷嗷。
洞庭扬波潇湘接,送子百丈江中艘。
芙蓉此时开满郊,绣衣握节巡江皋。
荆潭倡和得从事,长沙幕府待俊髦。
岂无他人我独劳,自古陈力还吾曹。
天下学士聚鸿都,老氏藏室仙为徒。
汉有石渠更天禄,贞观人才颜与虞。
故事星躔木天壮,东壁神光如宝珠。
阁前芝草列五色,庆云湛露垂金铺。
三皇五帝在时事,蓬莱道家之所无。
近者委蛇行秘书,蜀人邵庵目力枯。
迄今一代论制作,先生合上明光趋。
二十龙头还最贵,三十豸冠名不孤。
扬历中外复多载,使预朝政恐所须。
窃当留中赞帝谟,奏列学者陈区区。
送酒况承光禄寺,进食何止步兵厨。
还思昼夜延青琐,莫问君王乞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