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竹坡翁为都御史汪浩父》
《挽竹坡翁为都御史汪浩父》全文
明 / 徐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坡人去几经年,见竹令人益怆然。

龙盖已閒登岭屐,荷田犹泊泛湖船。

凤毛乍落秋风外,马鬣空馀夕照边。

今日朝廷多雨露,恩光还拟贲重泉。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竹坡翁为都御史汪浩父》是明代诗人徐贯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与缅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意。

首联“竹坡人去几经年,见竹令人益怆然”以“竹坡”为引子,点明了逝者的居所或墓地,同时通过“人去”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引发读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见竹令人益怆然”则直接表达了见到竹子时的悲伤情绪,竹子在诗中象征着逝者,其生长的环境与逝者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见到竹子便能触动人心,引发对逝者的深深哀悼。

颔联“龙盖已閒登岭屐,荷田犹泊泛湖船”运用了两个生动的场景来描绘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其中,“龙盖已閒”可能是指逝者曾经拥有过的尊贵地位或荣誉,而“登岭屐”则是对逝者生前喜爱登山、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的描述;“荷田犹泊泛湖船”则展现了逝者生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以及对湖上泛舟的热爱。这两个场景的对比,既体现了逝者生前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颈联“凤毛乍落秋风外,马鬣空馀夕照边”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这里使用了“凤毛”和“马鬣”两个比喻,前者可能象征逝者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后者则可能是对逝者墓地的描述,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同时,“秋风外”和“夕照边”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充满深沉情感的氛围,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尾联“今日朝廷多雨露,恩光还拟贲重泉”表达了对逝者身后仍能得到朝廷恩泽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安息的希望。这一句中的“雨露”和“恩光”都是比喻性的词语,象征着朝廷的关怀与恩赐,表达了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认可和对其后世的祝福。

综上所述,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安息的美好愿望,是一首充满哀思与敬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贯
朝代:明

(?—1502)明浙江淳安人,字元一。天顺元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熟于边务谋划,巡视福建海道,料理苏松水患,绩亦可记。以疾乞致仕,卒谥康懿。有《馀力集》。
猜你喜欢

五位颂·其一

正中偏,混沌初分半夜天。

转侧木人惊梦破,雪芦满眼不成眠。

(0)

五位颂·其四

兼中至,长安大道闲游戏。

处处无私空合空,法法同归水投水。

(0)

颂古十九首·其十四

一片孤云不露丑,白云儿倚青山父。

鹤巢灵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

(0)

颂十六首·其十四

旷劫无尘世界中,恣吹野曲晚来风。

看看本来无一物,满山云树雪花红。

(0)

颂古·其四

说似一物则不中,个是南岳让和尚。

东山早曾与么来,带累同行俱吃棒。

(0)

送梦石归妙峰德云庵

绍圣五年戊寅冬,王母吞却嘉州像。

觉来扪腹喜且惊,一朝生出这和尚。

锐头长身碧两瞳,众聚说法声如钟。

少年蹈断象骨路,出处大类飞山翁。

老而益健难近傍,德山缩手临济让。

善财尽力无处寻,又是经行别峰上。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