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前后守、倅馀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不可过。独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视万里,三伏常萧然也。绍圣元年六月,舟行赴岭外,热甚。忽忆》
《予前后守、倅馀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不可过。独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视万里,三伏常萧然也。绍圣元年六月,舟行赴岭外,热甚。忽忆》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忠孝王家千柱宫,东坡作吏五年中。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0)
注释
忠孝王家:指某个忠孝王府。
千柱宫:规模宏大、有众多柱子的宫殿。
东坡:苏轼的别号,这里指苏轼本人。
作吏:担任官职。
五年中:在那五年的时间里。
中和堂:可能是宫殿或官署中的一个厅堂,取名'中和',寓意和谐。
东南颊:方位,可能指的是中和堂的位置或者东坡的座位在东南角。
人间万里风:形容广阔的世间风土人情。
翻译
忠孝王府中的千柱宫,
苏东坡在那里担任官职五年间。
鉴赏

这两段文字分别摘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但并非出自同一首诗。第一段“忠孝王家千柱宫,东坡作吏五年中。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这句话描述了苏轼在四川任职期间,居住在成都忠孝王家千柱宫内,感受到了中和堂特有的东南方向的微风,这股风给人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段文字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诗句,但也展现了苏轼对热夏天气的描述以及他个人对于酷暑难耐的心情。其中提到的“中和堂”与第一段相呼应,都是他在成都居所中的景象描写。“绍圣元年六月,舟行赴岭外,热甚。忽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乘船旅行时,对远方某个地方或情境的突然怀念。

苏轼的文笔雄浑、意象丰富,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经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浣溪纱十六首·其十五

慧语鹦哥唤画廊。松阴仙鹤下阶忙。

一丝风飐绣帘傍。

鬓影绿销名士气,乳花红腻女儿香。

春愁低压水云凉。

(0)

浣溪纱十六首·其十四

活色生香未可描。撩人春梦殢人娇。

枕边斜亸翠云翘。

双影千秋双蛱蝶,一重帘子一声箫。

海棠开也最魂销。

(0)

望海潮

苔阶萧寂,花瓷平浅,圆波一镜分明。

银鬣小张,锦鳞低跃,居然群戏清泠。西日傍帘旌。

漾玉钩斜影,也被闲惊。

庭树飘英,几番吞吐似无情。三千莫问前程。

向监河债贷,斗水为生。

文采自怜,供人狎玩,区区璅碎微腥。浩荡羡沧溟。

有丹砂作尾,神鲤飞腾。

但免鲎帆蠈缆,风卷雪涛声。

(0)

南柯子十三首·其十三

客里新凉浅,闲中旧恨深。杜兰香远思难禁。

小扇蚕书偷展、自微吟。锦瑟尘悬壁,琼箫响散林。

石榴裙曝柳边阴。怎忍寒衣独上、少君砧。

(0)

点校倚松老人诗集

钞本倚松诗,讹脱如乱麻。

多时存吾箧,每见辄惋嗟。

雪窗有馀閒,奋笔事骚爬。

稍披荆棘丛,寒条见嘉花。

存神郁蓊间,叹息静无哗。

谭谭江西派,宛宛见角牙。

惜多知解词,金襕炫袈裟。

开卷五七言,渊乎殊无涯。

持比文字禅,一可当一年。

(0)

挽张文襄师三首·其二

文字三千妙,声名五十年。

迂谟终定命,忧乐过前贤。

人物今衰眇,膏兰久灼煎。

蔡公真委笃,短气获麟编。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