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久厌城郭,为君时往还。
不知城郭梦,曾否到深山。
梦久厌城郭,为君时往还。
不知城郭梦,曾否到深山。
这首诗名为《梦》,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首句“梦久厌城郭”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在梦中逃离城市的景象,表达了对都市生活厌倦的情感。接着,“为君时往还”中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自然或理想状态,诗人时常在梦中回到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后两句“不知城郭梦,曾否到深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提出疑问:在梦中的逃离是否真的到达了深山,还是仅仅停留在想象之中?这里蕴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真正自由与解脱的追求。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不满,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通过梦境的虚实转换,诗人探讨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融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乘閒驱马向高原,楚汉遗基尚宛然。
堪怜项羽成何事,占得淮边屋数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