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晴川口,林深一径存。
披云登断岭,隔水见前村。
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
郊行聊著眼,疑是武陵源。
桑柘晴川口,林深一径存。
披云登断岭,隔水见前村。
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
郊行聊著眼,疑是武陵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游时所见的自然景色。"桑柘晴川口"写出了开阔的平原上桑树和柘树簇拥着清澈的河流,环境宁静而宜人。"林深一径存"则暗示了一条隐秘的小路蜿蜒深入树林之中,富有探索的趣味。
"披云登断岭"描绘了诗人攀登山峰的过程,穿过云层,仿佛与世隔绝,增添了旅程的艰辛与神秘感。"隔水见前村"则展现出远处村庄的隐约可见,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春去花无迹"表达了春天已逝,但诗人仍能感受到花朵曾经的繁盛,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与怀念。"崖倾洞有门"描绘了一个奇特的景象,山崖似乎倾斜,洞口若隐若现,暗示着未知的奇妙世界。
最后两句"郊行聊著眼,疑是武陵源"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意境,表达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仿佛误入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仙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郊游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叹。
两岩夹层云,线路争一指。
峰高不肯俯,偃蹇瞰天咫。
我行登顿疲,计险忘计里。
呼风马批耳,啮脚石排齿。
岚霭北条来,蛇蜒扑眉紫。
奇哉老太行,元气果不死。
忆在明中叶,三辅屯错峙。
建瓴俯神京,居庸列其趾。
时清牌堠疏,道古榛菅迤。
日昃聊停骖,秦城倚残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