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其二》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其二》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古风

汉家耀武功,累叶在西北。

车书四万里,候尉三重译。

物腐虫蠢生,月盈詹诸蚀。

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

惜哉臣年少,不及出报国。

中兴六月师,群阴归殄灭。

臣虎臣方叔,持节布威德。

如何他人睡,犹鼾卧榻侧?

白气十丈长,狼星影未匿。

群狐舞天山,尊者阿古柏。

公与秦、晋盟,隐若树一敌。

王师昨出关,军容黑如墨。

狺狺桀犬吠,尚迟有苗格。

东南鬼侯来,昼伏夜伺隙。

含沙射人影,鬼蜮不可测。

虎威狐辄假,鸱视鼠每吓。

今年问周鼎,明年索赵璧。

恫疑与虚喝,悉索无不力。

荡荡王道平,如行入荆棘。

普天同王臣,咸愿修矛戟。

荷戈当一兵,吾亦从杀贼。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之二,通过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期待。

诗中开篇即以“汉家耀武功”起笔,赞颂古代汉朝的强盛与武功,接着提到“累叶在西北”,暗示边疆的长期防御与挑战。随后,“车书四万里,候尉三重译”描绘了广袤的疆域与复杂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国家的辽阔与复杂性。

“物腐虫蠢生,月盈詹诸蚀”运用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的腐败与危机,“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则直接点明了外敌的威胁。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未能参与报国,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中兴六月师,群阴归殄灭”预示着国家将经历一次复兴,邪恶势力将被清除。诗人自比为“臣虎臣方叔”,意指自己将像古代的英雄一样,手持节杖,布施威德,维护国家安宁。

然而,“如何他人睡,犹鼾卧榻侧?”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无为表示不满,担心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危险的画面:“白气十丈长,狼星影未匿。群狐舞天山,尊者阿古柏。”这里以“白气”、“狼星”、“群狐”等象征物,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内外威胁。

“公与秦、晋盟,隐若树一敌”指出国家与邻国结盟的同时,也暗藏着潜在的敌人。诗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虑,担心“王师昨出关,军容黑如墨。狺狺桀犬吠,尚迟有苗格”。

最后,诗人描述了东南方向的威胁,“东南鬼侯来,昼伏夜伺隙。含沙射人影,鬼蜮不可测”。这里的“鬼侯”、“含沙射影”等词汇,进一步强调了国家面临的复杂与危险局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期待。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担忧,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宿西山桂香阁赠某道士

云卧西山阁,烟松阴石扃。

窗分江月白,槛受海潮青。

啧啧栖花鸟,飞飞掠水萤。

问君投宿处,此夜借茅亭。

(0)

登清风台谒夷齐庙

我立永丰巅,首阳向我峙。

遂之清风台,以访墨胎氏。

郁郁松柏林,悠悠滦漆水。

雨洗春色深,人入清风里。

未食蕨与薇,安知肉食鄙。

为顽与为廉,百年同一死。

吁嗟黄虞人,在此不在彼。

(0)

范潞公去官归里

山色故园好,妒君归及春。

诗从携杖得,名以去官真。

林笋甘于蜜,湖莼绿似蘋。

试看纸尾署,谁不叹风尘。

(0)

钟山诗次杜于皇韵·其四

崩湍坏道郁清秋,七孔桥前水不流。

剩有黄花围石椁,绝无青鸟恋朱丘。

经年置户园丁散,垂老司香宫监愁。

祇见长生荒苑鹿,月明犹带旧牌游。

(0)

永新道中即事·其三

一山一山过,细雨鸣嘐嘐。

西风号四野,壮士安能豪。

嵯峨望城郭,中多蓬与蒿。

鸡犬不闻声,灯焰空寂寥。

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

仲弟陷文法,意外生波涛。

日遣两儿去,急难京华路。

会与少弟见,有泪如河注。

念之摧心肝,焉得生羽翼。

不如颠倒卧,庶几忘百虑。

未明起披衣,残月犹在树。

(0)

湘行绝句·其一

幂䍥湖云淡带烟,渔镫明灭大堤边。

风声夜半幽篁里,疑是湘灵廿五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