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山虎豹走斑斑,石砦柴门昼亦关。
旧俗敲残铜铸鼓,南风吹瘦月成环。
诗情渐冗能为崇,海色无多莫洗颜。
紫蝎金蚕愁蛊毒,故乡惟冀得生还。
丛山虎豹走斑斑,石砦柴门昼亦关。
旧俗敲残铜铸鼓,南风吹瘦月成环。
诗情渐冗能为崇,海色无多莫洗颜。
紫蝎金蚕愁蛊毒,故乡惟冀得生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的景象,"丛山虎豹走斑斑"写出了山势险峻与猛兽横行,"石砦柴门昼亦关"则表现出村民防范之严,生活宁静而隐秘。接下来的"旧俗敲残铜铸鼓,南风吹瘦月成环",通过古老的习俗和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沉寂的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诗情渐冗能为崇"暗示了诗人对繁琐世事的厌倦,但仍试图保持高洁的情操,"海色无多莫洗颜"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不愿轻易改变自己的本色。最后两句"紫蝎金蚕愁蛊毒,故乡惟冀得生还",以象征手法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忧虑,流露出对安全归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黎兆勋在清末动荡时局中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谷雨才过,花风余几,中庭夜色如银。
雁过天低,都无半点闲云。
墙匡谁洒南宫墨,看离离、林影横陈。
甚心情、一样蟾圆,偏爱当春。
思量好景怎消得,只名香爇罢,小酒斟频。
静掩柴扉,虫声旧梦重温。
相期未若忘情好,结清游、何必心亲。
漫寻眠、笛语悠飏,隔巷频闻。
何事深垂。芳径外,随意舞絮横飞。
旧游无据,新燕惯把人欺。
遮尽花痕君不觉,黄昏隐约护灯儿。慢招携。
脱巾挽髻,呼博弹棋。
却疑频频欲卷,任画楼雨隔,半桁凄迷。
夜来酒倦,消受几缕香丝。
庾郎风味似减,漫轻搭、银钩系翠思。
湘人远,念夜深梦返,带月掀时。
絮飘柳秃,日暮冲寒,迷茫忽地满目。
窗外痴云如梦,朔风何酷。
残枝细草压遍,太无端、锦团花簇。
便看取远山头,一片都成群玉。骨冷神清难俗。
冰天里,我本此心冲穆。阆苑分明,安用报琼盈斛。
饥鸿更怜冻雀,绕荒林、哀哀觅宿。
汽笛唤,可唤起、春意转燠。
东邻初剥枣。又片叶琤霄,乱蛩催晓。
海涯倦旅新来瘦,万里西风毷氉。
关山笛弄,感弃国秋蓬年少。
抛不断、惟有相思,随人总如芳草。
当时俊约珍盟,甚路隔仙源,信沉青鸟。岁华电埽。
空赢得、镜里吴霜侵早。玄都再到。
尽打叠、刘郎愁稿。眠未稳、惊起寒枝,啼乌夜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