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其二》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

志士日夕心,呜咽声气吞。

新亭五十年,尘埃尚中原。

君王大经略,梦想天河翻。

时情习安宴,未办酬国恩。

修攘亦有序,此事难遽论。

所要夙昔怀,勿以暮气昏。

为公一悲歌,风云澹乾坤。

(0)
翻译
关于靖康和建炎时期的事情,我曾从各位先生那里听说过。
那些有志之士日夜思念,心中悲痛,声音哽咽,仿佛要吞没天地。
新亭聚会已过去五十年,但尘土中仍怀念着中原。
君王有着宏大的战略规划,希望能改变天翻地覆的局面。
然而当时的人们沉溺于安逸,还未准备好报答国家的恩情。
抵抗外侮也有一定的步骤,但这事情难以仓促讨论。
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不应被暮气所蒙蔽。
我为你唱出一曲悲歌,希望风云能澄清这混沌的天地。
注释
靖康:北宋末年的两个年号。
建炎:南宋初年的年号。
志士:有志向的爱国人士。
新亭:西晋时期的一个地名,后用来指代怀念故土之情。
尘埃:比喻历史的沉淀。
梦想天河翻:形容扭转乾坤,改变不利局面。
时情:当时的情势。
习安宴:习惯于安宁的生活。
酬国恩:报答国家的恩惠。
修攘:整治武备,抵抗侵略。
此事:指抗敌之事。
遽论:立即讨论。
夙昔怀:长久以来的心愿。
暮气昏:消极、暮气沉沉的态度。
风云澹乾坤:风云变色,象征局势变化或壮志豪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应时创作的,名为《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其二)》。诗中的“靖康建炎事”指的是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和建炎之役,即金兵侵入中原、徽钦二帝被掳的历史事件。这段历史让当时的志士们心怀忧虑,日夜思念着国家的命运,内心充满了悲凉与不平。

“新亭五十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尘埃尚中原”则是说这些历史的伤痛犹如尘埃,依然笼罩在大地之上。诗人通过“君王大经略,梦想天河翻”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变革的期待。

然而,“时情习安宴,未办酬国恩”显示了当下的平静生活与过去未能报效国家之恩的矛盾。诗人认为“修攘亦有序,此事难遽论”说明复兴之路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最后,“所要夙昔怀,勿以暮气昏”劝诫人们要保持昔日的抱负和志向,不应因为年龄增长而心态变得模糊。全诗结尾“为公一悲歌,风云澹乾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以及对于天地间风云变幻的感慨。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危亡和个人使命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癸未生朝幸庵翁诗为寿和答并以寿翁·其三

索尽孤怀采绿朝,看花何日共阴陶。

头童未觉龟毛少,诗细从添鹤骨高。

约伴丹邱缘自浅,溯洄银汉路成遥。

鸴鸠决起元无力,薄趁风鹏上九霄。

(0)

登李宫谕叙庵午风亭·其一

赫炎吹尽日尤长,午近开帘纳太荒。

莎径鸟声双树静,石桥花影小渠香。

骄阳未觉风情减,短梦时分草榻凉。

不信纷华车马地,仙家遗着水云乡。

(0)

偕凤山访三江谢爽约雨中纪怀

遥忆高人住浣溪,一尊相约为谁携。

出门日脚云犹薄,转盼城头树己低。

班坐博凉便看雨,并舆沾湿分冲泥。

老怀尚记山庄下,瘦竹黄花共短藜。

(0)

送陈春官惟浚谪漳南

发生期老大,飘落任浮沈。

到海十年梦,思家一夜心。

小车问字酒,独屋裹眠衾。

刚折还臣罪,穹苍属监临。

(0)

偶忆

水石三游洞,风烟百战场。

羽书时道路,戎马暗江乡。

射虎弦声疾,冲牛剑气长。

亏成自人事,杲日照归肠。

(0)

除夕次山斋韵·其一

更始三元盛,穷宵一例除。

寓形空老大,阅岁属孤虚。

海郡传新历,桃符易旧书。

浪仙劳酒脯,诗草谢芟锄。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