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其十》
《雪·其十》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万里乾坤眼,一山住去情。

松枝千点重,月色半帘轻。

内热怜予瘦,高寒念客惊。

何人欹枕卧,遥见暮云平。

(0)
鉴赏

这首诗以“万里乾坤眼”开篇,展现了一种广阔无垠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诗人将自己置于宏大的自然之中,仿佛能洞察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一山住去情”则转而聚焦于山,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的交融。山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一种归隐或超脱的情感状态。

“松枝千点重,月色半帘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松树的坚韧与月光的柔和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外界温柔的接纳。

“内热怜予瘦,高寒念客惊”则转向对自我与他人的关怀。诗人不仅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怜予瘦”),也关心他人在寒冷中的感受(“念客惊”)。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体现了诗人的仁爱之心和对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人欹枕卧,遥见暮云平”以问句结束,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诗人似乎在想象中与远方的朋友共度时光,通过“暮云平”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与期待的情感。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的浪漫和哲学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莫景行茅道士棣华碑赋

茅家兄弟学仙迟,不见春风长紫芝。

桃熟海山还有日,鹤归人世更无期。

游魂渺渺知何在,荒冢垒垒尽可疑。

惟有夕阳如旧日,照人来读棣华碑。

(0)

赠赵希哲还河南,仍寄其父太医

赵生幼小辞乡里,长成却自河南至。

风流藉甚芝兰室,文采粲然瑚琏器。

懋迁不惮万里遥,鱼盐岁逐商人利。

杭州旧是繁华地,轻薄相逢增意气。

爱生不登酒家楼,重生不游花柳市。

秋风八月柳条黄,束装别我还洛阳。

楼船大帆高十丈,顺风一日到高堂。

高堂双亲应自喜,宝货既丰儿亦至。

定呼斗酒出屏帷,膝下相欢复相慰。

自来阴骘富人家,庐山董奉非徒誇。

拜罢而翁烦问讯,好种门前仙杏花。

(0)

古诗十四首·其十四

苏州韦刺史,早事武皇帝。

既蒙南宫录,复膺符竹寄。

折节就绳墨,检身勤治理。

赋诗长日静,铃閤馀香至。

晚逢杨开府,感激道所以。

宜尔金玉音,风雅存遗制。

(0)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其九

旧曲厌来不耐听,竹棚花火太因仍。

新春小院添春意,刮骨盐声蛤月灯。

(0)

别却天涯到画梁,天涯几处为回肠。

横塘掠水经微雨,小院拖花过夕阳。

飞去定寻前岁垒,舞来犹带隔林香。

双栖碎语重檐月,梦入关河夜正长。

(0)

少年游.吴江道中

记才两月别江湄,风景叹全非。

巨浸沉田,野航入屋,农事眼中稀。

吾乡城郭前头是。贪看一帆飞。

风送黄金,桥经宝带,也算壮游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