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度平生挠不浑,注之不满挹无痕。
甘棠讼息篮舆晚,目送牛羊自下村。
叔度平生挠不浑,注之不满挹无痕。
甘棠讼息篮舆晚,目送牛羊自下村。
这首诗描绘了叔度先生的高洁品质与宁静生活。首句“叔度平生挠不浑”,以“挠”字形象地表现了叔度先生面对世俗诱惑时的坚定与清白,即使外界如何纷扰,他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注之不满挹无痕”,进一步强调了叔度先生品格的高洁,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或影响,他的内心世界始终如一,不为外物所动。
接下来,“甘棠讼息篮舆晚”,通过“甘棠”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乡村景象,暗示叔度先生晚年的生活环境与心境都十分安逸。同时,“甘棠”也象征着叔度先生的德行如同甘棠树一般,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而“篮舆晚”则描绘了叔度先生在傍晚时分,乘着轻便的篮舆(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一句“目送牛羊自下村”,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叔度先生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他静静地注视着牛羊自行归村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不仅体现了叔度先生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他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深深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叔度先生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宁静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往者巾柴车,追游卞山村。
今焉镇三辅,鼓吹喧谯门。
遥知手种松,浸有苍苔痕。
许下今乐郊,胜事亦复繁。
但令足兵食,饱暖同君恩。
长安举头见,煌煌太微垣。
江湖与魏阙,一一寄默存。
正恐受釐室,虚怀待微言。
诸人久不死,而使武子先。
斯言太痴绝,爱恶无乃偏。
君看雅正情,播在三百篇。
秦人哀三良,百身宁可捐。
相鼠有深刺,嗟哉胡不遄。
此岂惑者欤,加膝坠诸渊。
乃知孙楚狂,未必非公言。
江子隘斯世,翛然向方蓬。
一朝成千古,寤寐不复通。
夜入霅溪境,胡然见幽梦。
高标何所似,俯仰风中松。
笑谈如平生,炯炯双方瞳。
去年经行地,陈迹亦已空。
故应玄真老,相与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