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阔天低雁字横。小春时节晚寒清。
梅梢月上纷纷白,竹坞风来冉冉轻。
人似玉,酒如渑。入关意气喜风生。
坐中有客联镳去,谁唱阳关第四声。
水阔天低雁字横。小春时节晚寒清。
梅梢月上纷纷白,竹坞风来冉冉轻。
人似玉,酒如渑。入关意气喜风生。
坐中有客联镳去,谁唱阳关第四声。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宁静画面。"水阔天低雁字横"写出了开阔的水面与低垂的天空相接,大雁排成一字形掠过,增添了空间的辽远感。"小春时节晚寒清"点明时令为早春,夜晚微寒而清新。
"梅梢月上纷纷白,竹坞风来冉冉轻"两句,通过梅花梢头月光洒落的洁白和竹林间轻轻吹过的微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氛围。月色皎洁,风声悠扬,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人似玉,酒如渑"运用比喻,形容人的气质如美玉般温润,酒液则如渑池之水清澈,暗示了宴饮中人们的高雅情致和畅快心情。"入关意气喜风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豪迈的意气,因即将过关而充满振奋。
最后,"坐中有客联镳去,谁唱阳关第四声"描绘了宴席上有人起身离去,可能是离别之际,引发众人对《阳关三叠》这首送别的歌曲的共鸣,尤其是第四声,可能象征着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离别之意于山水风月之中,展现了宋词婉约又不失豪放的风格。
行路难,归去来。
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
掣电更划划,猛雨还漼漼。
稍添汪汪陂,渐淹高高台。
我欲晨兴出南郭,极目唯有白水漫蒿莱。
驿道安在哉,连山洑流相喧豗。
父母不复顾,婴孩弃之如尘埃。
戢戢生鱼头,人世永隔良可哀。
清都咫尺可以诉,谁挽北斗魁。
呜呼行路之难,邦人之灾。
庐山之岑岑,横绝东南天。
大江之汤汤,洲渚相钩连。
山水两中间,君家之故园。
忆昨别此去,春风初破年。
归来已秋节,登览恍依然。
万里一转蓬,四时真蜕蝉。
退无环堵宫,长逐车与船。
风景日愈佳,尘埃日缠绵。
人事正浩荡,徒劳赋归田。
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