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答甬川少宰言边事》
《水调歌头·其三答甬川少宰言边事》全文
明 / 夏言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汉兵朝出塞,胡马夜临关。

咫尺云中烽火,羽檄满长安。

幸赖君王神武,报道天声不杀,黠虏望风还。

庙谟皆帝力,仁义炳如丹。是何心,甘战斗,恣贪残。

忍使农耕荒却,机杼尽抛闲。

堪叹沿边饶将,可惜连营劲卒,冻苦雪霜寒。

果谁驱铁骑,直捣贺兰山。

(0)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水调歌头·其三》以边事为题材,通过描绘汉军与胡马的紧张对峙,展现了战争的紧迫和国家的军事策略。"汉兵朝出塞,胡马夜临关",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边境的紧张局势,暗示敌我双方行动迅速,战斗一触即发。

"咫尺云中烽火,羽檄满长安",进一步渲染了战事的紧急,烽火连天,军情告急的信息迅速传至京城。接下来,诗人赞扬了君王的神武和仁义,"幸赖君王神武,报道天声不杀,黠虏望风还",表达对朝廷决策的信心,认为敌人闻风而逃,得益于皇帝的英明领导。

"庙谟皆帝力,仁义炳如丹",肯定了国家政策的力量,强调仁义是制胜之道。然而,诗人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何心,甘战斗,恣贪残",批评了战争背后的残酷和对百姓生活的破坏。

"忍使农耕荒却,机杼尽抛闲",表达了对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的忧虑,妇女们的纺织也被迫中断。诗人感慨边疆将领的无能,"堪叹沿边饶将,可惜连营劲卒,冻苦雪霜寒",指出将领们未能有效保护士兵,导致他们受冻挨饿。

最后,诗人发出质问:"果谁驱铁骑,直捣贺兰山",表达了对真正能够领导军队深入敌境,直取贺兰山的英勇将领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结束战争,恢复和平。

总的来说,这首词既展示了战争的严峻,又寄寓了对和平与仁政的向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夏言

夏言
朝代:明   字:公谨   籍贯:江西贵溪   生辰:1482—1548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你喜欢

偶成

故乡久别断音书,早晚归来一室虚。

门巷似前何所别,仅无径草费芟除。

(0)

舟宿梁潭梦王生有训为诵末联既醒足以二句

雪下寻香久不闻,梁潭江上梦逢君。

宁知花意将谁好,岁晚相期伴白云。

(0)

钦之次良知韵意有所疑赓以解之·其二

温温恂恂一仲尼,当时谄佞见何迷。

后人莫指前人笑,一种门墙一种疑。

(0)

论学·其三

黑白人人有两眸,良知何用苦多求。

向来枉费追寻力,只为千言万语愁。

(0)

自夏幽趋文竹席中闻东廓公诗用韵留别周慎庵

文竹走马自天明,主人倒屣争相迎。

广堂重席出俎豆,未交一面先含情。

传来古调何太清,谁能为此天籁鸣。

东廓丈人留希声,我亦舞雩咏归士。

感此欲作相思行,人生役役苦何事。

昨日金石今蓬萍,君知惜时胜惜名,名利可还君莫撄。

(0)

为德光寿阿舅杨新塘

山家浊醪不踰斗,儿童争起为宾寿。

侄也走前欲致辞,问之阿舅开筵久。

此月二日五十期,视昔薛君命更奇。

辟恶仙家早成药,长命人家竞续丝。

门前山色半无有,盈盈新塘才数亩。

对饮荷枝自带香,笑爱榴花堪侑酒。

知尔渭阳动所思,为尔停杯书此词。

半生已得林泉乐,劝客休令歌舞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