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桥畔万条丝,淡荡春风二月时。
知是踏青归去晚,几多游女唱杨枝。
迎仙桥畔万条丝,淡荡春风二月时。
知是踏青归去晚,几多游女唱杨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湖边仙桥畔柳树的美丽景象,以及游人踏青归来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里柳丝轻摇、春风拂面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悠扬的氛围。
“迎仙桥畔万条丝”,开篇即以“万条丝”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繁茂的景象,仿佛无数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如同迎接仙人的桥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淡荡春风二月时”,接着点明时间背景,二月春风和煦,空气清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柔的气息。“知是踏青归去晚”,诗人通过想象,推测游人们在春日里踏青游玩,直到傍晚才归来,表达了对游人享受自然之美的赞美。“几多游女唱杨枝”,最后以“游女”即女子们在归途中唱着歌谣,展现了她们愉悦的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和谐、美好的向往。
西川有一鉴子,非铜非铁非铅。
不假江心百鍊,自然本体精坚。
从来无台可安,莹磨拂拭都捐。
历历森罗万象,岂分胡汉蚩妍。
旁人不敢穷窥,照渠肝胆悬悬。
东来吴越万里,依旧虚明湛然。
识者知为法宝,不识酬之几钱。
泥尘埋没不得,光透三千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