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其二》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其二》全文
宋 / 王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

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

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

(0)
翻译
穿着蓑衣和草鞋的人每天相遇,谁能认出那位是仙人吕钟。
他已经修炼得道,夜晚的气息中保存着丹书,一定能消除白发,恢复青春容貌。
虽然情感上试图清除过去的污秽,但写作的威力仍然能化解冲突。
听说山林间有召唤隐士的诗篇,我试着拨开重重云雾去寻找。
注释
蓑衣:指蓑草编织的雨衣,象征隐居生活。
芒屦:草鞋,简易的鞋子,表示朴素的生活方式。
吕钟:传说中的仙人,此处代指高人。
丹书:道教术语,指修炼秘籍或重要的法术。
夜气:指深夜的静谧或修炼时的内省。
春容:春天般的面容,形容恢复青春。
情田:比喻人的感情世界。
锄秽:清除心中的杂念或不好的情感。
笔阵:比喻文笔犀利如战场。
招隐:召唤隐士的诗篇或邀请。
云雾:象征困难或未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灼的作品,名为《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者与世隔绝,专心修炼的生活状态。

开篇“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两句,形象地表达了隐者的孤独与超凡脱俗。蓑衣和芒屦都是古代农夫劳作时用的草编物品,而这里用来形容隐者的服饰,显示出他们日常的相遇,是一种自然而不加修饰的状态。仙者吕钟,出自《庄子》,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道家所说的“合于大道”的人,他们与世俗隔绝,不为人知。

接着,“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表达了隐者修炼的成果。丹书即是道家的秘籍,隐者通过修炼这些秘籍,能够保存夜间的清气,即所谓的“养生之道”。而“定除白发变春容”则形象地说明了他们通过修炼达到了返老还童的境界。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这两句诗描绘了隐者虽然生活在世俗之外,但仍保留着对过去生活的一些情感和记忆。他们可能会用锄头耕作,以此自给自足,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文人的雅致,笔下文字犀利有力。

最后,“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则是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探索。诗人听闻山中有人以诗词招徕隐逸,便想象着那里的云雾缭绕,试图揭开其神秘面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的描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灼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妃閤春帖子·其三

音官始奏融风至,御水初传晓冻开。

寒漏催将仙腊尽,春旂飞入贵宫来。

(0)

状元张监丞倅陕郊兼之阆中省亲

藻衮御中楹,详延得世英。

宾乡具三物,题塔冠千名。

玉擅昆山价,篪兼仲氏声。

平渊二龙跃,碣石一鸿轻。

慈宴尧厨洽,宸章禹律鸣。

入辞瞻翠葆,去候过朱樱。

赞治崤陵险,归宁蜀栈横。

都门百壶送,宿馆五浆迎。

帝所衔标隽,亲前戏綵荣。

勒铭知有作,叱驭肯辞行。

桂色窅窊秀,棠阴蔽芾清。

期年随诏入,脩路接瑶京。

(0)

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

天台封诏紫泥馨,马首前瞻北斗城。

人在函关先望气,帝于京兆最知名。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

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0)

送周屯田倅南徐

浙河分镇压东西,铁瓮由来重会稽。

地势顿惊江海近,天文全觉斗牛低。

鸣秋鼓角翻朱鹭,映日楼台拂彩霓。

绿发名郎才韵秀,政成看奉紫芝泥。

(0)

和承旨尚书观春物欣盛之什·其二

书观春归雪意残,三竿初日照天关。

鱼声稍喣芳塘面,鹊语频跳碧树间。

渠落禁中听御水,阁凭空际数前山。

柳黄梅白东郊近,未得携壶一日閒。

(0)

江楼

亭亭紫桂楼,渺渺白蘋洲。

易断伤春目,难销假日忧。

双凫仙子贵,两桨美人愁。

欲寄青泥讯,云峰隔旧游。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