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
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
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
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
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
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灼的作品,名为《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者与世隔绝,专心修炼的生活状态。
开篇“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两句,形象地表达了隐者的孤独与超凡脱俗。蓑衣和芒屦都是古代农夫劳作时用的草编物品,而这里用来形容隐者的服饰,显示出他们日常的相遇,是一种自然而不加修饰的状态。仙者吕钟,出自《庄子》,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道家所说的“合于大道”的人,他们与世俗隔绝,不为人知。
接着,“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表达了隐者修炼的成果。丹书即是道家的秘籍,隐者通过修炼这些秘籍,能够保存夜间的清气,即所谓的“养生之道”。而“定除白发变春容”则形象地说明了他们通过修炼达到了返老还童的境界。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这两句诗描绘了隐者虽然生活在世俗之外,但仍保留着对过去生活的一些情感和记忆。他们可能会用锄头耕作,以此自给自足,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文人的雅致,笔下文字犀利有力。
最后,“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则是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探索。诗人听闻山中有人以诗词招徕隐逸,便想象着那里的云雾缭绕,试图揭开其神秘面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的描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藻衮御中楹,详延得世英。
宾乡具三物,题塔冠千名。
玉擅昆山价,篪兼仲氏声。
平渊二龙跃,碣石一鸿轻。
慈宴尧厨洽,宸章禹律鸣。
入辞瞻翠葆,去候过朱樱。
赞治崤陵险,归宁蜀栈横。
都门百壶送,宿馆五浆迎。
帝所衔标隽,亲前戏綵荣。
勒铭知有作,叱驭肯辞行。
桂色窅窊秀,棠阴蔽芾清。
期年随诏入,脩路接瑶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