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阴阳书,夏忌甲子雨。
蚕死麦复苦,果谐老农语。
人生无贤愚,扰扰同一宇。
衣食固其端,安可过取数。
哀哉元相国,胡椒满仓庾。
区区口体计,所费能几许。
晴曦禦朝寒,野菜供晚茹。
君看此辈人,政自有佳处。
吾闻阴阳书,夏忌甲子雨。
蚕死麦复苦,果谐老农语。
人生无贤愚,扰扰同一宇。
衣食固其端,安可过取数。
哀哉元相国,胡椒满仓庾。
区区口体计,所费能几许。
晴曦禦朝寒,野菜供晚茹。
君看此辈人,政自有佳处。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奢华浪费行为的批评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首句“吾闻阴阳书,夏忌甲子雨”引出主题,点明夏季甲子日下雨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接着,“蚕死麦复苦,果谐老农语”进一步阐述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直接危害,引用老农的话来强调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人生无贤愚,扰扰同一宇”将话题转向人类社会,指出无论智愚,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生存的基本需求是共同的。接下来的“衣食固其端,安可过取数”则提醒人们,穿衣吃饭是生活的根本,不应过度追求。
“哀哉元相国,胡椒满仓庾”通过讽刺元朝宰相的奢侈浪费,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批判。这里“元相国”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滥用,而“胡椒满仓庾”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浪费的场景。
最后,“区区口体计,所费能几许”强调了这些奢华行为的实际成本微不足道,与人们实际的生活需求形成鲜明对比。“晴曦禦朝寒,野菜供晚茹”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活的简单,暗示了简朴生活的价值。
“君看此辈人,政自有佳处”以反问结束,鼓励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发现其中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浪费的批判。
桃李成尘浑不数,海棠也作胭脂雨。
清明未到春已空,枝上流莺替人语。
逢春日日合醉归,莫笑典衣穷杜甫。
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酹坟土。
门前三百里湖光,天与先生作醉乡。
银杯羽化不须叹,多钱使人生窟郎。